歌鸲颜值高,声线曼妙,加入鶲大家族后,为鶲引来了超大的流量。
“鸲”字古已有之,但并不指鶲科鸟,而是指的是“八哥”,现代用来作为鶲科鸟的名称是源自于日文,现在的不少鸟名都是由日文那里引进而来,如,鲣,鶲,鹎,山椒鸟,等等。
中国的鸟类学起步很晚,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鸟名非常混乱,一种鸟有无数的称呼。西方的鸟类命名法传入中国,有些鸟类翻译过来,没有合适的字。在这方面,中国鸟类学鼻祖郑作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鸟类知识丰富,而且古文字造诣也十分了得,他从“故纸堆”里,扒出了一些很久无人使用的生僻字,命名了一些鸟,如,䴙䴘,鸏,鸌,鹈鹕,等等。从此,中国的鸟类才有了同一规范的名字,包括世界鸟类。
蓝喉歌鸲,体长15厘米,2015年5月23日拍摄于新疆塔城。新疆的蓝喉歌鸲是亚种,羽色非常鲜艳,我估计未来,它可能会升级为独立的鸟种。
红喉歌鸲,体长16厘米,2014年9月18日拍摄于北京农展馆。
金胸歌鸲,体长15厘米,2016年5月3日拍摄于成都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详情可阅我原来的《子瑜来了》2016年6月8日的博客。
栗腹歌鸲,体长15厘米,2016年4月26日拍摄于成都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新疆歌鸲,体长16厘米,2015年5月30日拍摄于新疆福海。这只鸟羽色朴素,可却是鸟类里的“歌王”,鸣声悦耳动听。
蓝歌鸲,体长14厘米,2013年4月25日拍摄于上海东海小洋山岛。
日本歌鸲,体长15厘米,2012年11月19日拍摄于上海东海小洋山岛。我在上海拍摄过二次日本歌鸲,特别挑选第一次用低端相机拍摄的片子,那时候,距离非常近,太好拍了。一张老片子,就是一份美好的记忆。
鸥亚鸲,,体长14厘米,2017年1月15日拍摄于意大利西米尼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