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雪山拍鸟,有幸认识了一位来自台湾高雄的鸟友陈先生。很巧,他和我们同住在大雪山下东势镇的小旅馆。在大雪山,陈先生听到有鸟友津津乐道向我介绍台湾嘉义的鳌鼓湿地,看我听得很专注,陈先生便对我说,明天我带你们去,我听了高兴坏了。鳌鼓湿地并不在我的行程计划中,因为交通不便,没有车根本就去不了,如果从嘉义市区租车前往,估计要6000台币以上,更别说在台中包车了。
2月16日一大早,天还没亮,我俩上了陈先生的车,离开了东势镇,到鳌鼓湿地大概有150公里多,坐在陈先生的车里,感觉自己很幸运,原来还担心没有跟拍鸟团,没有花钱找鸟导,会不会收获了了,一路上,看着车窗外飞逝的风景,此前的顾虑已经烟消云散。
鳌鼓湿地长达十几公里,是我见过的最美的生态保护区,据说,鳌鼓湿地被国际鸟盟评选为全球重要的七大湿地之一。湿地里虽然都是一些常见的水鸟,但数量非常之多,安静的水面上,不时惊起一片片鸟声,场面壮观,感觉仿佛走在原始的大草原边,绿色的水草映在碧蓝的水面,一层一层皱起波澜,让我心旷神怡。
当我看见水草里站着一只大鸟,它黑颈白色的身体,喙嘴像一把长长的弯刀,我叫了一声“埃及圣鹮”,陈先生立即停下了车。埃及圣鹮也是我此行的目标鸟之一。
埃及圣鹮的确是来自非洲的鸟,现在它们在台湾悠哉悠哉,埃及圣鹮在台湾已经变成了传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有几只动物园里的埃及圣鹮逃逸,也许是台湾的生境适宜,埃及圣鹮在野外成功繁殖。三十多年来,埃及圣鹮在台湾已发展成拥有三百多只的族群,许多湿地都能见到它。埃及圣鹮虽然是外来物种,但并未对台湾的生态系统构成威胁,而且和台湾其它鸟类和睦相处。我觉得,埃及圣鹮在台湾已经扎根,应该正名,改叫台湾圣鹮更合适。
游完鳌鼓湿地,陈先生又开车送我俩到嘉义的宾馆。告别的时候,陈先生祝我俩旅程顺利,我却不知道怎么感谢是好。
鳌鼓湿地一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