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万科股权之争 引发各阶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思考

标签:
财经教育文化时评it |
跌宕起伏的万科股权之争
最近万科上演了一部跌宕起伏的股权争夺大戏,结局最终浮出水面,那就是王石离开。2004年,王石立下志愿:要让万科这个房地产公司挤进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名单里。一晃十二年,万科越做越好,业绩越来越高,万万没想到却输给宝能的融资。喧嚣了大半年,在各大媒体中激起了千层巨浪,评论纷纷,角度不一。今天我们就从长期股权投资的角度来聊一聊。
在中国,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在证券市场上以货币资金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以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第二种,以资产投资于其他单位,从而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股票作为一种可以随时出售的长期股权投资方式,其实也正在改变着众多大企业的命运,像万科一样强又能怎样?最后还是被宝能控制了,王石最初应该怎么也想不到吧,这就给许多上市公司以警示。
在企业中,除了像王石一样的管理层和大股东要警觉到这方面,还有一些中小股东的利益也应该被关注。从万科股权的争夺战给中小股东两条刻骨铭心的启示:
1.争夺控制权没有错,但“胜者全得”或触碰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且舆论和监管部门往往只关注大股东,中小股东的利益最容易被忽视。
2.在中小股东被忽视的情况下,要保护自身利益,就不能再“用脚投票”。
下面我们普及一下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知识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50%以上)
(2)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50对50,30对30对30,五个20)这种类型需要用权益法核算。
(3)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20到50之间)该种类也是用权益法核算的。
提示: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作为金融资产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还有一种定义方式可供参考:
(1)对子公司的投资——即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
(2)对合营企业的投资——即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共同控制对持股比例的要求是两个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一样,比如:A公司和B公司对C公司分别投资50%,即C公司是A公司和B公司的合营企业。也可能是A公司和B公司对C公司分别投资30%,但是A公司和B公司是C公司的最大股东,共同控制C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
(3)对联营企业的投资——即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作者/中财讯编辑部
尊重版权,从我做起!
版权说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由中财讯编辑部进行搜集编写,著作权属于中财讯教育培训集团,转载需与管理员联系获得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作者和来源。
联系邮箱:bianji@cctax.net
http://s12/mw690/006vNy0xzy72PlFrmD9ab&690引发各阶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思考" TITLE="跌宕起伏的万科股权之争
企业名称:北京中财讯财税筹划技术研究院
官方网站:www.cctax.net(中财讯网)
官方网站:www.cctax.com.cn(中国财税资讯网)
微信公众号:中财讯集团-微信号:cctax1
微信公众号:中财讯微讲堂-微信号:ccta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