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9-12-10 15:17:14)
分类: 教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

安康市第一小学  周模静

教学目标:   

1.认识算筹和算盘,了解算盘的记数方法。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认识算盘。 

教学难点: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创造热情。 

教学过程:  

一、 制造冲突,引入课题   

今天老师想考验一下同学们的口算能力,在20秒内做完3道题,你们有信心吗? 

1.课件出示口算题,要求20秒钟内完成。

8×   48÷   3697×849  

师:做完了吗?为什么做不完?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其实,当我们对很大数字进行计算时可以借助计算器,当然它只是计算工具的一种。你还知道哪些计算工具?

 2. 揭示课题: 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 

计算工具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现在就共同穿越时空隧道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古人是如何发明并利用计算工具的。  

(一)认识算筹    

1. 介绍算筹(课件出示考古发现的算筹)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算筹”。这些是考古队员发现的铜质、象牙、兽骨、竹子等不同材质做成算筹。对于算筹,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2.介绍古人怎样用算筹表示19

师:首先来猜猜看,古人是怎样用算筹摆12345的?  

师:是的,古人摆放12345非常直观形象。(课件出示图片)   

师:那6怎么摆呢?  

师:(出示6的摆法)据古书上记载,上面的这根表示5,下面的一根表示1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

师:这样789也就好理解了。(屏幕直接出示) 

除了纵式,还有一种横式(出示)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

师:用算筹可以摆出1-9这几个数,接下来你还想摆什么数?

师:设想用算筹表示19612368,会出现什么问题?(需要许多算筹,太麻烦,太占地了)那你们觉得算筹这种计算工具怎么样?(计算时算筹摆了一大片,容易混乱。)

(二)认识算盘  

古人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大约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计算工具,并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是什么吗?

师:是的,慢慢地人们就用算盘取代了算筹。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曾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至今仍然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 

(课件出示算盘)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

1.介绍算盘的构成:框、梁、档、上珠、下珠、顶珠、底珠。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2.介绍记数方法 

1)记数方法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0”用空档表示。

2)写出算盘上表示的数(课件出示):534067   35215862 

3.资料介绍:  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算盘,收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内。它是清朝末年天津沽衣街算盘作坊制造的,距今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它的长度是按天津达仁堂药店的柜台设计的,为306 厘米,宽则为26 厘米,共有117 档。营业忙时,五六个店员可以同时在大算盘上算账。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化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待他全面地考察了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之后,以赞美的口气说:现在流行于世的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它可以跟中国的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完全可以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三)国外计算机的发展

算筹和算盘是计算工具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在国外,计算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也没有间断。 

1.计算尺 17世纪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2.机械计算器  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3.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0世纪4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这是个庞然大物,占地170平方米(比我们三个教室还要大),重30吨;今天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以用手轻轻托起。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每秒可以计算5000次,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每秒能计算几百万亿次。 

三、总结提升

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四、达标检测(课件出示)

五、布置作业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计算工具的认识》一课的内容理论居多,数学课中,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很少看到这样理论居多的内容,但是分析四年级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数学课中,并不是一味、简单的学习计算,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还是有必要了解的。备课时,我也参考了相关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定位为讲授式学习,介绍我在网上找到的相关知识。在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中让学生认识算盘。介绍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何计数、如何定位以及正确拨珠的方法,引导学生写出算盘上表示的数,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逐步完成。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整堂课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缺少情感教育。算盘被称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虽然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韩国、日本甚至对算盘相当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师主导过多。整堂课我讲述过多,没有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比如用算筹如何摆10甚至更大的数,应该先让学生来说一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课堂评价不够丰富。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活动,在本节课中,我对学生的评价不够灵性、不够智慧、不够及时,如:当讲到英国人把算盘称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时,有个学生称算盘的发明真是惊天动地,对于他的感受我没能及时评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