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期待“静悄悄的革命”
“学习共同体”学习体会
学校倡导的教学理念是学习共同体。它是由日本当代教育家佐藤学教授提出。学习共同体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比小组合作学习更加细化。学习共同体是由四个人一个小组,共同组成一个学习团体,他们彼此之间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熟知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完成老师任务时需要小组讨论后给出一个统一答案,但学习共同体里面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在小组成员发表意见时,其他组员要学会倾听,“倾听”在学习共同体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课堂的形式直接诠释了共同体这一理念:教室里的课桌成U型排列,教师在教室中间授课,孩子们互为伙伴更便于讨论,不同于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更加自主学习。只要你勇于表达,你的观点就会被认可,这就对教师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温馨、放松、具有安全感的课堂环境下,打消了孩子的顾虑,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孩子们的每一次讨论都会有十多种不同的新鲜发现。
这样的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兵带兵,出成效。在组员的带动下,在这种自由环境下,激发了不发言孩子的发言欲望。共同体的课堂没有唯一标准答案,让弱势学生,问题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找到存在感和归属感。在这样的课堂上,你看不到课堂如何设计,目标重点在哪里,看到的只有以学生为主角,不断交流a碰撞出来的精彩。
课堂呈现了典型的共同体特征,U型排列的座位,四人小组共同讨论、共同回答老师的提问、共同分享学习所得,老师透过这四人组能关照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况,学习就应该在这种安静的氛围中进行。
如何让孩子学会倾听?左教授答,只有老师每天认真聆听孩子的声音,言传身教,孩子自然就会倾听了。践行共同体学习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孩子不会时教师特别想把自己会的交给孩子……
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全、温馨、放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没有丝毫的顾虑就可以畅所欲言。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反观自己的课堂,有时为了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往往会急于求成而忽略了启发学生自主表达,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