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数学游戏

(2017-03-31 21:21:4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论文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数学游戏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延安分校 杜芳丽

摘要: 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那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收获有意义的学习,也就是说如何使学生觉得学习有趣、有效、有用呢?这是我们需要在工作认真思考与用心探索的。在我看来,在课堂中有效实施数学游戏,能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 迎合天性、实施游戏、时机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游戏的实施越来越受低年级教师的青睐,但一味地追求游戏的实施并非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恰当实施游戏,使游戏真正为教学服务,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

一、数学游戏的实施要迎合天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激发其内在的学习热情,并且在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中创生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儿童这一年龄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游戏是学生的最爱,也是学生探求知识与经验的一种重要方式。针对学生的这一实际特点,在教学中,实施数学游戏,能让学生能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学生对于轴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没有上升到数学概念的层面。因此,利用学生生活经验的沉淀来学习轴对称图形就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撕纸游戏”,引入新课的教学:

师:假如给你有一张纸,你会玩什么? 

1:可以剪出美丽的窗花。

2:我会折出很多美丽的图案。…….

师:真不错!看看老师怎么玩。(老师示范,先把纸对折,再从折痕附近任意撕下几块,一会儿就撕出一棵漂亮的松树)

老师:大家想玩吗?

生:(跃跃欲试)想! 

师:不急,人人都有机会,每个同学的手中都有一张白纸,今天大家就来玩一玩撕纸的游戏! 

(学生开始撕纸活动)

师:我们来猜猜,这些是什么图形?

生:花、树、心。

师:同学们观察你手中折出的图形,它有什么特点?

1:我手中的图形它的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2:这个图形两边是对称的。

3:我的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

数学游戏的实施,缓解了学生学习的紧张,调整了学生的情绪,教师创设这样的氛围适应和满足了儿童的天性,不仅让学生心情愉快,而且还能让他们从“玩”中自学探求有关知识、方法和技能,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使“玩”有选择地向有创造的方面转化,使玩的过程成为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

   二、实施游戏时重在“精”

一个好的游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实施游戏要树立精品意识,满足学生喜欢惊奇、讨厌呆板的心理。所以在实施游戏时,一定要注意不断地推陈出新,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还要善变,千篇一律的东西不但不能引起人的注意,还会使人感到疲劳。此外,还要注意求活,在组织开展游戏时,强调教师的组织作用,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在游戏中留有让学生创造、活动的天地,让学生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动手做,学生始终是游戏的真正主人。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哇!扑克牌

师:那同学们说说都玩过哪些扑克牌游戏?

生:金钩钓鱼

生:接龙

生:比大小

师:好,那今天我们这节课就玩扑克!但老师有个要求,稍后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你们一定要仔细观察扑克牌,并算一算一副扑克共有多张,可不要让我失望哦!

生:好!

我组织学生们玩扑克牌,时不时来回巡视指导。

……

师:一副扑克牌有几种花色?

生:扑克牌有梅花、方片、红桃、黑桃四种花色。

师:每种花色有几张?

生:每种花色有13张牌。

师:还有什么?

生:有一张大王、一张小王。

师:一副扑克牌共有几张?

生:扑克牌共有54张。

师:AJQK分别代表几?

生:A:代表1J代表11Q代表12K代表13

师:扑克牌中8有几个?

生:4个,数字相同,花色不同 。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非常值得鼓励,我为你们骄傲。

同学们在自身的体验下,初步认识和了解扑克牌的张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三、实施游戏的时机要“巧”

教学游戏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整个课堂充满了游戏,也不意味着每一节课都非要安排游戏不可。不同的课中,不同的游戏所运用的时机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等巧妙安排,灵活运用。

例如: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不会很长,上了半节课左右,就开始精神不集中了,为了让学生再次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兴奋起来,可根据实际创设一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练”,乐中“学”,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认识》时,学生通过前半节课的学习,能读写小数了,若此时再一味地让学生认读小数,学生已经没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了。这时,我拿出准备好的价格卡和一些商品卡片,提出让学生购物,读对了价格中的小数,讲述出小数的意义,便可买走相应的商品,比一比谁是购物大王。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再次激起思维高潮,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总之数学游戏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数学态度。但数学游戏是方式不是目的,我们要谨慎对待精心安排。

参考文献:

[1] 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论文]《青年时代》,2015年 邹德

[2] 利用游戏教学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期刊论文]《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年 熊贤文

[3]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游戏教学法的正确运用 [期刊论文]《飞(素质教育版)》,2014年 袁野

[4] 关注背景知识彰显教学内容的数学味——探寻“小数初步认识”的教学路径 [期刊论文]《辽宁教育》,2013年 刘胜峰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