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流不带海岚昏:花露里的中国情缘

(2016-12-10 09:14:08)
标签:

花露

古人生活

精致

分类: 少府

http://p1.pstatp.com/large/12d70001748d777f00d3

http://p1.pstatp.com/large/12810001f512284be0dd

这是缠绕千年的露水情缘

温柔氤氲,旖旎芬芳

其名,“花露”

http://p3.pstatp.com/large/12d900030864f228618c

花露

今人一般都认为“香水”是晚清以来传入中国的“洋货”之一,是百年来才有的新鲜物。其实并非如此,在此之前,中国人就与香水有上千年的结缘,那时,这些由鲜花蒸馏而成的香水,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花露。花露也就是中国千百年前的香水,比起香水,“花露”二字更多出几分诗意。

“花露” 二字取自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中的:“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垂帘幕。”

http://p3.pstatp.com/large/12d80004812397ae4bfb

河北曲阳五代王处直墓西耳室壁画,在成套的女性梳妆用具中,出现一只瓶颈细长的鼓腹瓶,正是典型的蔷薇水瓶的造型。

花露起源

源于五代

中国人对于花露的认识是以阿拉伯玫瑰香水-蔷薇露为起点。史料记载,蔷薇露在五代时首次登陆中国:

蔷薇水,大食国花露也五代时,番使蒲诃散以十五瓶效贡,厥后罕有至者。今多采花浸水,蒸取其液以代焉。其水多伪杂,以琉璃瓶试之,翻摇数四,其泡周上下者为真。其花与中国蔷薇不同。(宋人赵汝适《诸蕃志》卷下“志物”之“蔷薇水”)

http://p1.pstatp.com/large/12d9000308654065d7b4

河北曲阳五代王处直墓内的壁画,一个侍女手捧蔷薇露水瓶恭立,伺候女主人梳妆。

盛于宋时

宋代经济繁荣,文人雅士对生活品质要求甚高,花露已经形成稳定的进口,也是在宋时,花露成为国人精致生活的必备产品。

进口产品毕竟有限,于是宋人以从印度等地移植到岭南的素馨、茉莉,乃至本土原有的柚花、柑橘花为原料,制成荷珠露、桂花露、米露等,充实生活情趣。

花露精致生活

对于古人来说,花露并不仅仅是一种“撩人的香氛”,或作熏香,或作面妆,甚至还可以做花露酒饮品。

花露情缘,微醺已醉,是为精致生活。

http://p1.pstatp.com/large/12dc0001f7118f7b67b0

花露焚香

“花露”的之革命依旧发生在摇曳生姿的繁华大宋,赏香之道则主要在于焚香:于香炉中熏“花露”,在宋人生活中是颇为时髦的做法。如虞俦所作《广东漕王侨卿寄蔷薇露因用韵》诗,便是写其入香炉之时:

薰炉斗帐自温温,露挹蔷薇岭外村。

气韵更如沉水润,风流不带海岚昏。

液态的“香料”,置于香炉中低燃的炭火上,所升起的细烟自然也润润带着湿意,“气韵更如沉水润”,水、雾、烟、香,一缕缕不可复制的烟缕,让中国的春光与热带的馨郁在古人的生活中如同水漫云流般,交相低回。

http://p1.pstatp.com/large/12810001f515b7267057

花露入妆

除了焚香,花露被引入梳妆,不仅限于和粉傅腮,古人还会在洗过头发之后,或者临睡之前,用梳子沾上些许花露,作为“护发营养素”,丝丝花露经反复梳理,花香入发:

枕霞红,钗燕坠。花露枕霞红,钗燕坠。

花露殢云髻。粉淡香残,犹带宿酲睡。

画檐红日三竿,慵窥鸾鉴,长是倚、春风无力。

于是这样一个场景出现在文人笔下:一个柔弱的深闺女子,早起赖床,绾髻的燕头钗半滑脱,但因头天晚上用花露梳理过头发,发髻此刻仍微微含潮,淡淡发涩而又并未松散......在古代男性眼中,女人的这个状态,非常、非常性感!

http://p3.pstatp.com/large/12d70001748f7136fb6b

花露可食

植物涵养整年,只为迎春绽放。植物之花可谓植株精华的凝聚。古人云其 “ 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 ”,色、香、味、形俱佳。故有 “ 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之说。

以花入食,不负春光,古代 “ 吃货 ”才是真正的美食大家,为了吃的雅致、吃的高端、吃的余香绕梁三日不绝,古人更是将花露引入食谱。

与宋人对花露仅限于熏衣焚香与化妆不同,元时的花露开始伴随伊斯兰医学与清真饮食,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国人的生活领域。

http://p1.pstatp.com/large/12810001f517f8a5b8de

千年花露不输香水魅惑

“花露” 是由纯草本植物蒸馏萃取而来的天然之作,无香精,无添加剂,自然,亲肤,可焚可妆甚至可食。

反观香水,十五世纪以后香水在欧洲国家开始被广泛使用,主要使用的是浓烈的动物脂香料,其中最主要的四种动物原料分别为龙诞香、麝香、灵猫香和海狸香。

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香水制造技术日益成熟,早期的蒸馏法被挥发性溶剂所代替,特别是人工合成香料在法国的诞生,使香水不再局限于天然香精,香水工业迅速发展。

工业化制作,香水还有最初的那一抹纯净吗?

http://p9.pstatp.com/large/12810001f5162247f1d4

当然,如今还是存在以植物芳香为原料的天作之品,但是,却再也找不见藏在悠久历史的情调与精雅......千年已过,今人已难以窥探花露美丽氤氲的身影,但古人留给今人的诗句,仍然满是精致的芳香:

http://p1.pstatp.com/large/12810001f512284be0dd

炉烟浥浥,花露蒸沉液。

初换夹衣围翠被。蔷薇水润衙香腻。

薰炉斗帐自温温,露挹蔷薇岭外村。

气韵更如沉水润,风流不带海岚昏。

作者:“还原社”公众号(hysociety)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更多原创文章
与作者及时互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