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学生"叫板"北大院长:现实之低俗远甚四大名著!你支持谁?

(2016-10-20 09:08:50)
标签:

杂谈

文化

教育

分类: 翰林

http://p3.pstatp.com/large/f7a00014e9c38cd83ee

教育家朱永新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最近关于“四大名著究竟适不适合孩子阅读”的争论,引发了对阅读的新一轮思考。

http://p1.pstatp.com/large/102000004186a037a5e5

事件回顾

9月26日,《中国青年报》“教育圆桌”栏目刊登了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的《“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一文,文章指出四大名著并不适合孩子阅读,实为“少儿不宜”。文章刊登后立掀波澜,引发激烈讨论。

10月17日,高三学生高泽林的文章《我们不适合阅读“四大名著”吗?》同样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驳斥了秦春华院长的观点,呼吁“请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决定读什么样的书,而不是所谓合适的就是必读书,所谓不合适的就是禁书”。文章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有节,获得大量支持。

http://p3.pstatp.com/large/1023000041d27d884b92

http://p1.pstatp.com/large/10200000418798f452ff

http://p1.pstatp.com/large/1023000041d3a59b4bda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因此在秦春华院长发文之初就引发了广泛关注,学术界对这一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伴随高林泽文章的刊发,此争论更是被推向高潮,究竟这位高三学生与北大院长之间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

双方观点

第一部分是有关内容方面:

秦院长观点:

“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老话早就在民间流传。《水浒传》里满是打家劫舍,少年人难免会受到影响。《三国演义》中充斥了阴谋诡计、权术心机,“老读三国是为贼”,成年人尚且要谨慎,更何况孩子!《西游记》里佛教色彩浓重,最不适合孩子阅读。《红楼梦》中悲观的情绪太过浓重,不利于孩子成长,书里面对“性”的描写更可能会使孩子误入歧途!

高泽林观点:

首先,我并不否认秦院长说的三国中有阴谋诡计,水浒中有血腥暴力,红楼中有男女情爱,西游中有佛教禅宗。但是,这些内容并不是每一部书的核心,您在探讨名著时更多的是站在“秦爸爸”的立场上进行思考,将这些不足放大了。家长自然是希望给予孩子最纯净无害的环境,但问题是社会复杂,人心难测,现实的残酷性不会因为家长的隔离而有任何改变,而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出温室独自面对这一切,难道应该让孩子始终沉浸在王子公主的美好童话中吗?不应该让孩子从书中对真实的社会有所认识吗?当今媒体无孔不入,“厚黑学”“谋略之术”大行其道,含有色情意味的广告、节目并不鲜见,暴力游戏闪烁荧屏……相比之下,四大名著何其大雅!

第二部分是关于文字方面:

秦院长观点:

单就文字而言,我认为也不一定适合孩子。四大名著半文半白,《三国演义》更近乎是完全的文言文,和现在的白话文其实还有相当的距离,小孩子读起来困难很大。即使勉强读下来也是囫囵吞枣,难以理解书中的奥妙。

高泽林观点:

您说孩子不一定能够理解名著中的内容,我觉得关于这个问题我是最有发言权的。根据小学时代我对同学的观察和了解,绝大多数四年级的孩子认识《三国演义》原著中95%的汉字,理解情节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略高于当前认知水平的阅读才是有价值的阅读,永远停留在漫画、绘本、童话的程度难以让孩子的心智有所提升。

最后是关于名著在当代的影响力方面:

秦院长观点:

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局限,即便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代表,也不可避免地杂糅了不适应现代文明社会的糟粕。作为教育者和家长,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帮助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作品。

高泽林观点:

说到影响,我还是以自身为例。一次,我与一个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朋友交谈,他说:“你一开口,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我想,他如此评价,是我与他谈了不少四大名著、孔孟老庄的缘故吧。

陪伴我们成长的不只有米老鼠、哈利波特,还有顶天立地的孙悟空,还有刘关张,还有宝玉、黛玉,还有一百零八位喝酒吃肉的水浒兄弟。它们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经典,是中国人历史文化的传承。

http://p3.pstatp.com/large/1023000041d459f90216

停不下来的争议

该不该给孩子读四大名著?其实这个争议由来已久,一般分为以下两派。

反对派:揭露太多人性丑恶,不该给孩子看

反对派认为:四大名著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虽然地位很高,人性世事刻画得非常深刻,但是反映的大多是人性丑陋的一面。譬如我们戏谈《西游记》中,没有后台的妖怪都被一棒子打死了,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水浒传》里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张都监血溅鸳鸯楼等,十分残暴,非常不适合孩子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更是容易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红楼梦》就更不用说,里面对情情爱爱、世态炎凉的描写更是不利于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孩子们更应该受到的是爱的教育,而不是充满血腥味儿的打打杀杀。

http://p1.pstatp.com/large/f7a00014e9df5149d21

赞同派:国粹经典,有助于孩子了解传统文化

赞同派认为:四大名著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国粹经典,其文学价值无可比拟。阅读四大名著可以让孩子了解汉语之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文化经典的传承。同时,四大名著中并不缺乏善的展现。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家长和孩子阅读书籍的角度不同,从书中得到的感受也不相同,我们不能以大人的感受来类比孩子的感受。

http://p3.pstatp.com/large/101d000041ad22e8660b

这一争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编在这里有一个相对中庸的建议:由浅入深,引入兴趣最重要。《水浒传》里虽然打打杀杀,但是人物描写很生动,会很大程度上激发孩子的文学兴趣,《西游记》就更不用说了,多少人是从小看到大的?那么关于“四大名著究竟适不适合孩子阅读”,您的观点是什么?

疏漏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更多原创文章

与作者及时互动

http://s12/mw690/006vDfcSzy76khErjpV1b&690

微信官方订阅号:直接搜索“还原社”或长按复制(hysociety
如无特殊标注,“还原社”均为原创

作者:“还原社”公众号(hysocie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