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2016-08-08 09:03:42)
标签:

杂谈

文化

分类: 营缮

http://p1.pstatp.com/large/ba50007b02072325527

我们经常用“不撞南墙不回头”来形容某个人的行为固执,听不进不同意见。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呢?这跟古代的建筑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典故来源

中 国古代房屋的方向大都是坐北朝南,从大门进来的时候还有一堵墙,叫做照壁,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角——“南墙”。照壁也叫照墙或影壁,不仅 可以遮挡外人的目光,而且从风水角度来说,还可以阻拦直来直去的气流。从正房门出来向外走时,必须避开这堵墙绕着走,否则就会一头撞上。所谓“不撞南墙不 回头”,就是讽刺那些不知道绕道而行、认死理的人。

http://p3.pstatp.com/large/ba40006f5802a32fa8f

何为照壁

照壁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通俗的来讲就是在大门内的屏蔽物。照壁最早的时候被称作“萧墙”。

http://p3.pstatp.com/large/bd90002f3b9337345c4

《论 语·季氏》中曾经这样说道:“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在古时“萧”通“肃”,“萧墙”就是国君的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面对大门,像一 扇屏风,因此又称“塞门”和“屏”。臣子到了这扇门,一想起将要见到国君,立马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肃墙)。它是古代宅院门前的辅助建筑。

关于照壁存在的作用,历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另一说法是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

古代宅院的辅助性建筑

乐楼

一般建在大门对面,是用于举行喜庆、婚丧仪式。

http://p1.pstatp.com/large/ba30007a87ab739df88

华表

华表是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式,属于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相传华表是部落时代的一种图腾标志,古称桓表,以一种望柱的形式出现,富有深厚的汉族传统文化内涵,散发出汉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也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为民的标志。

http://p3.pstatp.com/large/bda0002f253e14a8079

古 代设在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大石柱。华表一般由柱础、柱身、柱顶组成,明以后柱础一般为莲花柱座;柱身以圆形为主,也有八棱形、方形等,柱 身一般雕有螭龙、卷草等图案;柱顶上部横一云板,称为承露盘,盘中蹲坐一怪兽,叫“犼”,是龙的九子之一,有守望的习性。

石狮子

一般在大小建筑组群中,都用石狮子守门的。狮子是百兽之王,有狮子守门,百兽邪魔都不敢进入,具有威震八方、力压群雄的寓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

http://p3.pstatp.com/large/bd90002f3bb04d84bc2

上至皇宫、王府,下至大小官员的署衙、府第,门前几乎都有石狮子。但是据说可以在署衙门前摆放石狮子的,至少是七品官员以上。七品以下官员的门前是不许摆放石狮子的。

皇宫大门前的那对儿石狮子,那雄狮的左前脚掌下踩着一个“球”形物,那可不是“石狮子”的玩儿物,而是象征着统一寰宇和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雌狮子的右前脚下踩着一个小狮子,意味着要繁衍后代、使子嗣昌盛。

http://p3.pstatp.com/large/ba30007a87b41f08296

上马石

是在合院住宅及大建筑群的大门前,必须要设的小品。在古代,要骑马就得上马下马,腿没有那么长,就要用一块石头垫起来,正好相当于上马下马的高度。

http://p1.pstatp.com/large/ba40006f5830604f6ea

牌坊

是起到标志作用的建筑。一般建在大门外轴线之前端或建在大门内部院子中,或左或右。牌坊有大、有小,有带顶的,有不带顶的,从唐宋时期起就越建越多。

http://p1.pstatp.com/large/ba50007b02366b2993c

双阙

是汉代盛行的标志建筑,一般在大建筑群或重要建筑群体之前要建立双阙,使过往行人得知阙的北面要出现一组大的或者是重要的大建筑群。阙的本身即是一座用石块砌筑的一种建筑,似门,又不是门。

http://p3.pstatp.com/large/ba50007b0241e0d4ce7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国古建筑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中国古建筑艺术源远流长、美轮美奂,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一伟大的艺术需要我们的传承和发展。

疏漏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更多原创文章

与作者及时互动

http://s5/mw690/006vDfcSzy76kzpN59G14&690

如无特殊标注,“还原社”均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还原社(hysociet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