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历史文化 |
分类: 九州 |
楼兰古国一直都带着非常强烈的神秘色彩,纵然经过国内外学者多年的研究,依旧无法对它的突然消失做出解释。1981年发现的不腐楼兰女尸更是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楼兰古国和千年女尸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走进楼兰古国
楼兰,西域古国名,关于楼兰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楼兰建于盐泽边上,有城郭。这里的“盐泽”就是指的罗布泊。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自此分道。
《汉书》更加详细的记载了关于古楼兰的生态环境:“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分国。国出玉,多葭苇、枝柳、胡桐、白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骆驼。能作兵,与婼羌同。” 汉昭帝时,楼兰改国名为鄯善,依旧在丝绸之路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楼兰古国在当时是南北贯通、东西交汇的重要枢纽,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中曾发挥重要的作用。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楼兰古国的经济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它曾经是人们繁衍生息的乐园,老百姓在这里打鱼狩猎,罗布泊环绕在其周围。早在公元前77年,楼兰地 区已然成为西域发达的绿洲。
楼兰古国复原图
楼兰古国的传说曾令多少人向往?楼兰美女将多少人迷醉?为什么这个繁荣的王国却在一夜之间消失?楼兰文明究竟发展到何种程度?为何罗布泊地区迷团重重?这个震惊世界的历史遗迹给人们留下的依旧是一个个未解之谜。
揭秘楼兰文明
从楼兰古城发掘的卢文木简和文书中,可以窥探出些许的楼兰文明。
王国架构
卢文书记载的古楼兰——鄯善国王有八位,他们是:童格罗伽、陀者加、白毗耶、安归伽、摩习犁、伐色摩拿、疏犁者、休密驮。国王下设“诸执政 官”,负责处理王国内部的各项事务,执行法律,调处各级官吏和各地方之间发生的纠纷。王国内分设州、城,在州设有地方执政官,基层政权中则设有百户和户 长。
社会经济
社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其次是农业、园艺业和手工业。与游牧民族的畜牧业不同,他们是定居的城镇生活。大麦和小麦是主要的农作物,园艺业则以种植葡萄和石榴为主。配置葡萄酒是手工业的一大特色,也是赋税的主要来源。
雕刻艺术
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楼兰人就开始从事木雕手艺,孔雀河古墓沟墓地就发掘出土了许多木雕人像。1996年在且末县扎洪鲁克墓地发现了两件极其精美 的木雕盒,年代约在公元前5世纪。木雕工艺品本就不易保存,过了千年之后依旧有精美的木雕出土,足以可见古楼兰的雕刻艺术是十分精湛的。
木杯
千年女尸不腐
1981年发现的楼兰女尸在考古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棺木中的女尸仿佛是在安睡中,头戴尖顶毡帽,身裹毛线毡毯,脚穿补过的皮靴。脸庞姣小,鼻 子高高长长的眼睫毛,历历可数,浓密的金发,略呈卷曲,散垂在肩后。毡帽的尖顶两旁,插着色彩斑斓的翎羽,帽边饰红色彩绒。颈部有的围着毛茸茸的皮裘,既 美观又保暖。
甚至在女尸的身上还发现有干的虱子和臭虫,虱子和臭虫都是“趋温性”的寄生虫,它们在人体保持一定温度时才会寄生在人体。而在这里发现大量虱子和臭虫的干尸,说明它们并没有因为人体冷却而离去。至今科学家也不能对这种现象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
据考察,楼兰女尸的死亡时间距今约有3800年左右,为何历经这么多年尸体依旧不腐?甚至连尸体的衣着都还保存完好?
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地气候干燥,棺木埋藏较浅,离沙土地面仅几十厘米,即使偶尔有降雨情况,水分也很容易从沙土中流失和蒸发,致腐细菌没有生存繁殖的条件,才使尸体得以长期保存不朽。
楼兰古国消失之谜
楼兰,这座在丝绸之路上辉煌了百年的城镇,最后却逐渐了无人烟,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楼兰走向衰亡?是不可抗拒的天灾?还是外族的入侵?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百姓又去向了何方?
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科学的说法来解释楼兰古国究竟为何消失,只能通过考古的发现来推测一二。
古楼兰的衰亡可能是战争引起的。楼兰古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南北贯通、东西交汇的的交通枢纽,这样险要的地理位置自然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可能是楼兰在战争中落败,侵略者进行了屠城,使楼兰走向灭亡。
最盛行的说法是由于丝绸之路的偏移导致了楼兰古国的衰亡。两晋之后,丝绸之路改走北道,中原在楼兰的驻兵和屯田事业也向北移,楼兰古城也就慢慢的废弃了。
还有学者认为是气候的变化导致楼兰的灭亡。一说是干旱导致了楼兰灭亡,楼兰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鱼龙混杂,战争频发,水利设备和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再加上罗布泊的干涸,使楼兰古国走向灭亡。但是也有人认为楼兰古国是毁于洪涝,但这都无法考证。
也有人认为是风沙的肆虐,使楼兰古城在一夜之间被风沙湮灭,也有推测是被瘟疫疾病毁灭,甚至有学者提出楼兰是因为生物入侵才灭亡。
虽然有着种种的推测,我们依然无法证明到底哪种说法更接近真实的历史,需要更多的考古挖掘来证明。虽然楼兰古国已经不复存在,通过楼兰古国的遗址,依旧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
疏漏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更多原创文章
与作者及时互动
http://s1/mw690/006vDfcSzy76kzGn1UQ50&690
如无特殊标注,“还原社”均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还原社(hysociety)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