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带入贾府的“一团孩气”的雪雁是谁?

标签:
眀朝历史红楼梦史话崇祯 |
分类: 人文 |
雪雁是黛玉从林府带入贾府的唯一的贴身丫鬟,“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
在贾母眼中,雪雁一团孩气,根本不是称职的能照顾得了人的丫鬟,所以才特地挑了鹦哥去服侍黛玉。在书中,雪雁的描写并不多,是个安静不生事的小丫头。雪雁打小侍候黛玉,却远不如鹦哥贴心知冷热,对紫鹃的后来居上雪雁没有恼、更没有争,相反却与紫鹃关系融洽、无话不谈。连她嫌憎赵姨娘于是用黛玉和紫鹃的名头回绝了借衣服一事也毫无保留的说给紫鹃听。
雪雁笨拙,常对黛玉照顾不周,时时需要伶俐聪敏的鹦哥点拨提醒:
----比如第八回里: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
----又比如第三十五回里,“黛玉一面想,一面只管走,不防廊上的鹦哥见林黛玉来了,嘎的一声扑了下来,倒吓了一跳,因说道:“作死的,又扇了我一头灰。”那鹦哥仍飞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道:“添了食水不曾?”。那鹦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韵,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紫鹃听了都笑起来。”鹦哥尚能时时留意黛玉的来去,还会应景逗黛玉开心,可雪雁呢?
第五十七回里:“偶值雪雁从王夫人房中取了人参来,从此经过,忽扭项看见桃花树下石上一人手托着腮颊出神,不是别人,却是宝玉。雪雁疑惑道:“怪冷的,他一个人在这里作什么?春天凡有残疾的人都犯病,敢是他犯了呆病了?”一边想,一边便走过来蹲下笑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呢?”宝玉忽见了雪雁,便说道:“你又作什么来找我?你难道不是女儿?他既防嫌,不许你们理我,你又来寻我,倘被人看见,岂不又生口舌?你快家去罢了。”雪雁听了,只当是他又受了黛玉的委屈,只得回至房中。”雪雁居然会冒出什么宝玉春天里犯呆病的想法,真是一团傻气,分明只是一个不懂情事的懵懂小孩子。
第六十四回里:雪雁对宝玉说她对黛玉写《五美吟》焚香的不解“若说是请人呢,不犯先忙着把个炉摆出来;若说点香呢,我们姑娘素日屋内除摆新鲜花儿、木瓜、佛手之类,又不大喜熏香;就是点香,亦当点在常坐卧之处。难道是老婆子们把屋子熏臭了,要拿香熏熏不成?究竟连我也不知何故。”可见雪雁孩气完全不懂黛玉。
这个自小陪伴黛玉忠诚无二,却又糊涂懵懂、一团孩气的雪中孤雁究竟是谁呢?
待要说什么,但又不好说的,一切答案其实都已经在书中暗藏了:
----黛玉带十岁的雪雁进了贾府,其实是田秀英离世时留下了十岁的朱慈炤。
----朱慈炤是黛玉之子,所以自小陪伴黛玉。
----朱慈炤陪在父母身旁时还不过是个孩子,所以“一团孩气”。朱慈炤年幼懵懂,无法照顾保护母亲、亦无法为父亲分减忧劳。
----朱慈炤家亡国灭,只剩了他孑然一人、孤苦伶仃、无可依仗,更不要提满清对他不遗余力的搜捕了。
"雁"与"潇湘"有着紧密的联系,自古以来广为诗人们所吟颂。
如杜牧的《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
如杜牧的《雁》:
“万里衔芦别故乡,雪飞雨宿向潇湘。
数声孤枕堪垂泪,几处高楼欲断肠。”
如钱起的《归雁》: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孤雁儿 。”
如温庭筠的《瑶瑟怨》:“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黛玉是潇湘妃子,而雪雁就是潇湘妃子遗留于满清风雪中的孤雁。
可怜雪中雁,家亡复国灭。年幼倍孤苦,风急雪更寒!
真真是黛玉所说“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焉不叫人九回肠断?!http://static.tianyaui.com/global/tw/images/e/e2.png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