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巧哥判词所影射的难以置信的悲愤真历史

(2016-07-09 12:12:43)
标签:

眀朝历史

红楼梦

人文

史话

崇祯

分类: 人文

解读巧哥儿的判词

  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

    势败休云贵,
    家亡莫论亲。
【甲戌双行夹批:非经历过者,此二句则云纸上谈兵。过来人那得不哭!】
    偶因济刘氏,
    巧得遇恩人。




  需要注意的是判词中“偶因济刘氏“的刘氏实为谐音“留氏”,指的是明朝的遗臣遗民毛将军、王老乡绅和胡先生。

  翻译:家势衰败就别提那当年富贵,家破人亡就休念那是骨肉亲情。总是能在危险困苦处,机缘凑巧得到明朝遗民遗臣的及时救助。


      脂砚斋的【非经历过者,此二句则云纸上谈兵。过来人那得不哭!】强调”家亡莫论亲”的不幸经历乃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

 

      欲知细节,再看红楼梦曲[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原来脂砚斋在暗示巧哥儿在贾府亡后被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给无情出卖!

  翻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每有灾难,就有恩人出现搭救;这全是多亏我那娘亲积下的阴德。劝世人多多济困扶穷,千万莫要学那贪财爱钱出卖骨肉的周奎周铎父子!他们先是出卖三皇子定王和四皇子永王给李自成,后又出卖太子给满清!苍天在上,因果必报!

  曲子里“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指的是我前面已经说过的“封肃”(谐音“又疯又俗”)和害死柳五儿的“钱槐”所影射的周奎父子.
      
      《甲申传信录》、《罪惟录》、《甲申朝事小纪》、《鹿樵纪闻》、《北游录•纪邮上》等都对此做了记载,仅摘录《甲申传信录》供大家参考:“闯(贼)犯阙时,上遣太子及二王出匿,太子最后出,不及至成国府,而匿民间。永王、定王并至嘉定府。十九日闯(贼)入,求上及皇太子。三十日起晨,嘉定侯周奎以永(即四皇子朱慈炤)、定二王入朝。闯令行君臣礼,不从,遂长揖。闯曰:『若父何在?孤必无杀意,何不出一见孤』?永王(即四皇子朱慈炤)曰:『不能面受卿辱,自缢宫中,无他往也』闯问:『早来曾食乎』?王曰:『尚未用膳』。因进饭,与之共食。因发交伪权将军刘宗敏,令善养之。二王既至宗敏所,尚衣赤,谓监视军士曰:『我当衣素奈何衣红?可取素衣来』。军士曰:『何来素衣?将往取宫中,可乎』?王曰:『不可』。遂罢。四月九日,复入朝,闯命之跪,永王(即四皇子朱慈炤)不屈。『何不杀我』!闯曰:『汝无罪,姑免』。已而西平复仇之兵且至。十三日卯刻,自成东出。二王各令一卒抱持马上,百姓迭拥观之。民间遂言太子亦在营中。至通州驻马,百姓有叩头者。(三皇子)定王失一履,通州民趋与着之。二十六日,闯骑乍归,部署尽乱,未有知太子、定王入者。既而吴兵入,亦不见所谓太子,定王也。或言(三皇子)定王已遇害于城南之空苑,而太子、永王(四皇子朱慈炤)终不知所之。。。。

  太子同常侍投嘉定侯周奎府中。曰:『皇太子也』。周奎佯不能识,奎侄铎以侍卫,引与公主见,公主抱头大哭。哭罢,奎饭之,举家行君臣礼。。。。傍晚与公主哭别而去。数日复至,公主赠一锦袍,密戒云:『前来,皇亲上下行礼进膳,顿生疑衅,可他去,慎无再至也』。痛哭而别。十九日又至,奎便留宿。二十二日,奎侄铎与奎谋曰:『太子不可久留,留且陷害,不如去之』。奎因语之曰:『太子自言姓刘,说书生理,可免祸,否即向官府究论』。太子曰:『我悔不从公主之言,今已晚矣。如此,何不遣行?乃留我何意』?奎曰:『汝第言是姓刘假太子即已』。太子坚不从,晚,奎令家人椎系之,逐之门外。捕营健卒遂以犯夜擒去,明晨献之刑部。曰:『此假太子也』。即会刑部山东司主事钱凤览勘其事。凤览字子端,号兰台,浙江会稽人,以祖父文贞象坤荫生中书升刑部主事。因家累居京师,仕清授原职。尝怀恨不得志,遂以佯狂嗜酒为事。讯内侍旧臣真伪何如,内侍常共言此真太子也。旧司礼太监王德化亦言其真。百姓观者数千,皆应声称真太子。是日送入殿中,廷勘之。太子言宫中事颇同,历诏之,内监多不言是。有一杨姓内监在旁,太子曰:『此杨太监,尝侍我,讯之可知』。杨仓猝曰:『奴婢姓张,不姓杨。先服侍者,非我也』。因呼旧锦衣尝侍卫者十人,讯之,十人齐跪曰:『此真太子,愿无伤』!讯之晋王;晋王执不言是,独旧常侍内监是之。遂下常侍内监及锦衣十人同太子皆系狱。明日刑部复讯之,终不能决。

  钱凤览上疏力诤:“周奎恐惧,妄以为假,岂有所为假冒也。昨刑部官共周奎遁辞曰:『即以真为假,亦为国家除害』。其愚妄之私,尽露于此一语。周奎以皇亲又得罪先帝者也。清朝优以爵禄,虑有太子,祸且及身,既已有心,自难实告。故周奎不言是,诸臣自然瞻顾;大内员不言是,小内员益皆不敢言是。民实有口,何能混淆?昧死剖陈,仰祈鉴裁。”

  除太子系狱外,凡争言太子无状及钱凤览、赵开心等尽斩之。时廷臣共乞生凤览、开心。满御史叩救开心,因开心奏时无甚唐突语,以故得免。汉臣之救凤览者亦力,因改绞。即日摄政王旨:除御史赵开心还职罚俸三月,钱凤览、朱六邵、贵尼、僧真庆,着即绞。李时印、张文魁、申良策、郑国勋、杨博、杨时茂、张元龄、常进节、杨玉各斩决。”



  面对主审官钱凤览的“背主忘恩”的怒斥,周奎大义灭亲地回答道:“即以真为假,亦为国家除害。” 太子被杀,“除常内侍、旧锦衣外,无复敢言(太子)真者”,最终为太子辩护的刑部主事钱凤览、指挥李时荫、太监常时节、杨玉等几十人通通被杀,而周奎立下大功,因此得到满清的特别奖赏,满清官方档案《清实录顺治朝实录》也做了相应记载:

      辛巳。有刘姓者自称明崇祯帝太子。内监杨玉为易服、送至故明周后父周奎家。时崇祯帝公主。亦在奎所。相见掩面泣。奎跪献酒食既而疑其伪。具疏以闻。随令内院传故明贵妃袁氏、及东宫官属内监等辨视。袁妃等皆以为伪。惟花园内监常进节指挥李时荫等执以为真吏部侍郎沈惟炳、御史赵开心、给事中朱徽等各言事关重大宜加详慎。因下法司覆勘。得假冒状。杨玉、李时荫等十五人。皆弃市。以开心疏中有太子若存、明朝之幸一语。亦论死。因系言官。免罪。夺俸三月。”


  “(1644年八月初七)壬戌,摄政和硕睿亲王,赏故明周后父嘉定侯周奎、缎百疋、银百两。”


    

      崇祯在死前命太子、皇三子定王、皇四子永王分别藏匿于公卿贵戚家中。太子来不及去成国公府便隐匿于民间,定王和永王一齐去了周后的父亲周奎家。没想到,两人被周奎送给李自成。面对随时都可能会有性命之忧,十二岁的四皇子朱慈炤的不屈实在令人敬佩,幸运的是李自成并没有为难他们。他们两人算是逃过一劫。

  可是没多久满清占领北京,已经被周奎出卖过一次的三皇子和四皇子学乖了,不敢再去周奎家了,四皇子朱慈炤由李自成手下的毛将军保护着一路逃到了河南,而三皇子遇害于南苑未能逃出北京。但是太子却不汲取弟弟们的教训,以为亲外祖父周奎会保护他,虽然长平公主一再劝阻他不要再来,以免重蹈覆辙,可太子就是不听劝,认定周奎父子就是不念皇恩也要念及亲情。可是在太子第二次来周奎家时,周奎与周绎父子俩将太子交给了多尔衮,太子的亲外公周奎和舅舅周铎按照摄政王的意图,一口咬定太子是假冒的,长平公主坚持说是真,被周奎打了一个耳光后也不敢再说话。袁妃也识时务的附和说太子是假。凡是敢说太子是真的的大臣都被杀了,多尔衮一口气杀了十五个大臣!主审官钱凤览据理力争,最后被处以绞刑!这一次,太子未能逃过死劫,周奎因此立下大功,得到满清的奖赏,“(1644年八月初七)壬戌,摄政和硕睿亲王,赏故明周后父嘉定侯周奎、缎百疋、银百两。” 可叹太子原来只值区区银百两!




  有读者肯定要问为何崇祯不将四皇子送到田秀英的父亲----四皇子的亲外祖父田弘遇府上呢?

  因为田弘遇已经于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己未病死(见《崇祯长编》),甲申之变时田府只剩了个田秀英唯一的弟弟,才刚刚虚岁8岁的田敦吉,七八岁的幼儿如何保护十二三岁的四皇子?田秀英生母早亡,而且只生了田秀英一女而已。田弘遇唯一的儿子田敦吉是崇祯九年时的妾室所生,比田秀英年纪小了有二十多岁。《红楼梦》中林如海正妻贾敏只生了林黛玉一人,唯一的儿子也是妾室所出,也是影射了田秀英的家庭情况。





  四皇子为巧姐----也就是自己安排的结局是终老于民间,但我们知道,四皇子和他的五个儿子在1708年被捕并被从杭州狱中解往北京杀害,不幸应验了《红楼梦》中所说的“白茫茫大地好干净”!

  但我们也发现所有的史料中都未提及四皇子唯一的孙子朱钰寶为何没随祖父和父亲被押往北京,四皇子的孙子被关入杭州狱中后就不见其记载了!也许朱钰寶已经死在了杭州狱中,也许他就是四川遵义的自称四皇子朱慈炤的后代的祖先。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