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舍身取义的贾元春
(2016-06-23 09:30:36)
标签:
眀朝历史红楼梦独家人文史话 |
分类: 人文 |
四皇子最难得的便是他的平民情怀,他笔下的四春以报国殉国的节烈义士为首,而不是皇室宗亲,如此胸怀见识才是我真喜欢。
一起来欣赏夏完淳义士的《狱中上母书》吧。
完淳是夏允彝的侧室陆氏所生,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侧室地位很低,完淳虽为陆氏亲生,但按规矩他却要叫父亲的正妻盛氏为“母亲”,而只能称呼亲生母亲为“娘”,而且自己也要归于盛氏的名下。后来夏完淳在就义前夕写的《狱中上母书》,从表面上来看,是写给盛氏----这个他名义上的母亲的。在那个封建时期,这是天经地义的规矩。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於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於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夏完淳在他的《别云间》中写道:“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再看看红楼梦曲[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戚序夹批: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甲戌夹批(戚序、蒙府夹批):悲险之至!】
看书中描写:“政老爷的长女名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正是作者明告读者夏完淳和张嫣因贤孝才德而史书留名。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