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雯的产品分析日记

(2023-12-20 16:53:37)
标签:

杂谈

艺雯的产品分析日记 网盘分享

我理解‘自信”和“无奈”是他们的真实感受,我经历过那种“无奈”与“自信”。 多年来不知是“自信”多于“无奈”,还是“无奈”多于“自信”,总在不断  的交替中寻找某种平衡。


艺雯的产品分析日记 网盘分享链接 点https://baidu.com/link?url=LaBUcEliXvJxc1c26VP64Xgi5qbHZYqVtNDn-ArsV-A8a62qVH9oJ9eKEXqdIj_E&wd=zhihuiyinqing.com.cn




始终铭刻于心的是每次在企业管理中度过了“无奈”,拾回“自信”之后,享受管理中的片刻快乐,至今令我陶醉。于是,我一直思考和探索怎样才能保持心灵上时时享受企业管理中的快乐,而这快乐的标准恰是你所施与管理的对象同样快乐的工作与生活。

多年来,我不断区分“人治”“法治”“文治”三者的关联,并在管理 中试图达到“文治”的标准。我不断研判合格的经理、企业家、战略家三者 间的关系,希望有一天也能成为“家”中的一员。在区分、研判、体验的过 程中,慢慢地体会出企业管理中制度、文化、企业家人格魅力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与低。

企业制度只要具备“简单、实用、有效”的特点就一定管用。企业文化 只要涵盖了“创新、自然、包容”的内涵,企业就一定有人气。领导者只要 做到“坦率、真诚、言出必行”,人格魅力就自然形成。三要素之中,文化 是核心,代表了企业的信仰和价值观,是企业人气与凝聚力的体现,而人气

恰是企业中人与各要素和谐的体现。

由此联想《论语》中《子贡问政》,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孔子的学生子贡问: 一个国家要想安全、平稳,需要怎么做?孔子说:“兵足、食足、民信。”

兵足,指国家要强大,应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食足,指要有足够的粮食,让老百姓丰衣足食;民信,指老百姓对国家要有信仰。子贡又问孔子:三条太多,如果去掉一条,您说先去什么?孔子说:“去兵。”

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孔子说:“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百姓对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这就是孔子的理念。治国和治企的理念其实是一样的,企业中的足兵、足食、民信就是人、 财和精神。企业如果没有精神,缺乏信仰,人会不聚,财会散去,管理者对

企业的管理就是一种痛苦的体验。

不少 MBA的毕业生带着学来的管理知识去实践管理,以为可以大展身  手,可往往在现实中留下痛苦的记忆。也有不少在实践中已成功,重返校园 读MBA 的企业界人士,书读得越多,迷惘越多,老师们讲的道理听起来都对,就是不知如何运用,差点还失去原来的自我。

有位带着技术和国外大企业多年从业经验的留学生回国创业,起步之 后,困难重重,不是机遇环境不好,而是内部的人难管。他感慨:为什么在国内管人如此难。

人难管,管人难,体验者痛苦,管理者难受。信人者被骗,善良者被欺, 这就是社会信仰、诚信缺失在企业管理中的反映。头脑清醒的管理者知道, 当今中国做实业不仅要教会员工如何做事,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只有 培养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员工,企业管理才会顺畅。而要达到这种要求, 管理者本身要能知己知人,既做好自己,又想到别人,把握名利的度,也就

是会“修身养心”。不明此理者,搞管理只能是累人累心。

多年来,我把自己当作一个“牧师”,利用每次和朋友交流或讲课的过程不断地重复我的观点:企业管理者若要体会成功、享受管理,只有少看外界,多看心灵。我是管理的悟道者。不少企业管理者希望我能帮助他们从艰难的管  理中寻找快乐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