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成长记课程叙事
(2021-08-14 08:45:33)菌菇成长记
——小班班本田园课程叙事
课程起源:
自然角是幼儿园常设的让幼儿认识自然的场所,但是长期以来,它只起到陈列自然物品的作用,一直是个被我们忽视的地方。对自然角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并不足,没有发挥自然角的真正的功能,教育价值得不到任何体现。
经过三位老师讨论发现,在大班幼儿自然角活动中,可以尝试开展自己培育种植,真正地让自然角与小朋友互动起来。
一次感受园外世界活动,孩子们在墙角边玩耍,突然朱紫堃兴奋的说:“老师看,这长了白东西!”其他孩子闻声一拥而上。郁一诺:“这是白色的”悦悦:“摸起来好像软软的!”棋子:“老师这个有毒吗?”涵涵:“老师,它能吃吗?”顿时孩子就讨论开了,被这白东西吸引也产生了好奇。这到底是什么?于是,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孩子,回家后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大人等方式,了解到:白东西原来是蘑菇,并且对它的生长变化和菌类植物产生了好奇。
激发兴趣,购买菌菇
开展调查了,亲子共同了解常见食用菌种类、种植方法、温度及湿度的要求。
通过和孩子们讨论,家长一致意见,我们决定种植平菇、白玉菇、袖珍菇。
我们跟随孩子一起探索:原来圆圆的、长长的东西是菌包。菌包要放在不能直面对光的地方、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悉心照料,呵护菌菇
开始培育菌菇啦!勤劳的小蜜蜂们!
一天早晨,涵涵兴奋地拉着我说:“菌包变得白白的了,菇宝宝快要长出来了!”梁靖琪也发现菌包的变化,高兴地和旁边小朋友议论着。
哇,菌菇又长大了一点点!
“老师,我要闻一闻菌菇的气味,我觉得它很香诶。”
“那我也来闻一闻。”
“老师你看,菌菇变好大啊!”
在接下来的几天,菌菇越长越大,孩子们每天迫不及待的要去给蘑菇浇水,午饭后关怀的看望、回家前不舍的留恋,一个个不放心的小模样着实可爱。
自主、愉悦、创造
我们以菌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比如:语言领域《蘑菇伞下的笑声》和《蘑菇出来戴草帽》等、健康领域《好吃的蘑菇》、艺术领域《我想象中的蘑菇》、科学领域《蘑菇一样多吗》
我们在区域游戏中,提供多种菌菇,让幼儿切一切拌一拌,尝试做菌菇沙拉。这一系列的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收获菌菇,品尝菌菇
在小朋友们的精心照顾之下,菌菇收获啦!引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
开始采摘菌菇,洗菌菇,香喷喷的菌菇汤上桌啦
本次活动,不仅让幼儿学会了如何照顾菌菇,同时体验了自己动手的乐趣。更是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成长是神奇的,需要经历萌芽,生长的过程。其中,也会遇到不如意的地方,比如植物枯死等等,但也从另一个角度体验生命的不易。
课程源自生活,一次简单的菌菇种植,可以延伸到孩子们的观察、生活技能、情感认知等多个领域。学会从点滴中挖掘教育契机,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学习中感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