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2017-04-26 21:38:10)户县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结题报告)
立项号 |
HXKT-16069 |
课题名称 |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
||
课题 负责人 |
李化玲 |
学科 |
语文 |
负责人所在单位 |
户县南关初级中学 |
结题报告关键词 |
课题背景 理论依据 研究过程 研究成果 存在问题 |
||||
结题报告摘要 |
结题报告从五个方面阐述:一是阐述课题产生的背景以及课题的界定,阐述研究的必要性;二是论述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对实际教学的指导意义,阐明研究的角度;三是阐明研究的方法、步骤及过程,呈现研究的过程性以及研究当中形成的一些想法;四是总结研究的结果,形成初步的研究结论,提出对初中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五是陈述研究当中还存在的问题。 |
||||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当前,国内外中学语文理论界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式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习总目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的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成果很多,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性质有这样一段表述:“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段话既强调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体现了“关注人文精神,加强言语实践”的教学指导思想。我个人在研究过程中依据的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3.总结阶段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法,汇集各种信息,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和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邀请相关专家,做现场评估;召开课题小组会议,归纳总结,形成终期研究报告,汇编研究成果集。 课题整体实验为一年,从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1)、开通博文,建立网络教研,学习平台。 2)、选题、课题申报和设计课题。 3)、论证撰写开题报告,制定实验计划。 4)、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有关理论,收集资料,做好有关课题研究的调查,为实验做好准备。 1).分步骤,分工落实研究目标,经常性开展研究活动。 2).运用理论为先导的策略,指导课题深入研究,保证课题的发展; 3).要抓住实践课、公开课、研讨课的机会,发现课题研究中的成果和存在问题。做到好的成果及时推广,有问题的及时采取措施补救,调整方案; 4).课题组要深入调查,采用对个案分析等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积累成果; 提炼、升华研究结论。撰写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 课题组召开实验研讨会,综合各个时期的实验成果,对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科学客观的实验结论,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送交专家进行评估验收。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归纳课题做成员的研究情况,我们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形成了如下结论性的认识: 几个名家言论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有感悟: “阅读能力是指善于从读物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和有用信息的能力,是那种善于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能力,而不是在某种理论指导下随心所欲地阅读。”(钱梦龙)“思想教育不是教师刻意渗透,而是自然而然从文本内部生长出来的,是伴随着阅读的进程,潜移默化地融进学生心灵的。”(郑桂华) 研究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一是研究的范围还是大了点,不到一年的时间,对初中阅读教学的研究肯定还不够深入,许多环节涉入不到,从细节入手的地方少。 二是调研的范围还不够大,虽然借助学校活动进行了课堂调查,但专题性的调研还不到位,经验性的东西还是多了点。 三是课题组成员定期交流有制度,但落实还是不到位,网上沟通的多,实践活动少。 六、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王德俊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和优秀教师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王明帅编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