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之十(91——100)
(2016-12-29 18:51:24)| 分类: 读书笔记 |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之十(91——100)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91.我怎样领导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
内容摘录:
内容摘录:
感悟:苏老有情怀——热爱祖国、热爱学生、热爱学科。这是贯穿一切的主线。
93、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
2016.12.1办公室
94、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
内容摘录: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诉诸青年劳动者的尊严感:一个人不做出一点事情来是可耻的,不动脑筋思考是可耻的,无所用心虚度终日是可耻的。教育中要善于激励学生的荣誉感,教育他们端庄正派,自己尊重自己。
我们认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95、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
内容摘录:
一个教师只要善于深入思考事实的本质,思考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他就能预防许多困难和挫折,避免一种对于教育过程来说很有代表性的而又非常严重的缺点——即令人苦恼的意外情况。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不去研究、积累和分析事实,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缺点,——缺乏热情和因循守旧。
教育研究的实质,也就在于教师每一年都要有些新的发现,而在这种发现新事物的志向中,也才能发挥教师的创造力。
因循守旧、消极应付、缺乏热情——学校生活中所有这些不良现象之所以在一些地方蔓延滋长,就是因为那里的教师没有看出教育现象的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没有感到自己是教育现象的创造者。
96、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
造成儿童发展上的偏差的最有害的因素之一,是不健康的、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家长的酒精中毒症。其次,是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惊人的贫乏性。其三,就是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的2、3年里没有受到完满的母亲教育。
由此可见,最主要的任务是:不要对学习落后的儿童进行不适当的教学。
教育这样的儿童,应当比教育正常儿童百倍地细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
97、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内容摘录:
98、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
内容摘录:
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而贫乏。
对所读的东西的领会取决于阅读过程的情绪色彩: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欢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印在他的意识里。精神高涨的状态、研读书籍时的喜悦——这些是一个强大的杠杆,用它能够把大块的知识高举起来。在这的情绪状态中,不随意识记是特别积极的。……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
由于学生在上学的年代里智力兴趣很贫乏,所以造成他们在中学毕业后的精神生活的狭窄和内心的空虚。如果学校不善于培养年轻人的理智和情感,不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学,那么任何跟酗酒、流氓行为作斗争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中认识自己。
个别青少年之所以肯学习,就是因为他们有一门最喜爱的学科并且在这门学科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由于在心爱的学科上能取得优异的分数,学生就永远不会对自己的力量丧失信心。
我们的座右铭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是注定要落伍的。我深信,在少年和青年当中发生的许多悲剧的根源正在于此:一个人如果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他是不可能幸福的;而在缺乏幸福感的地方,就会产生性情孤僻、不相信别人和冷酷无情的现象。
99.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内容摘录:
讲清楚儿童是怎样受到家长影响的,也可以促进家长的自我教育。……我们力求使家长通过教育儿童而自己也振作向上,使他们加强对家庭、对儿童的责任感。
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影响的一致,对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感起着很大的作用。
我们全体教师深信:关于阅读和书籍,不仅是进行智育,而且是进行德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100、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内容摘录:
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觉察课的发展情况,能正好从本节课的发展的逻辑出发,按照此时此刻的正确道路走下去。
对那些“难教”的学生、理解力差的少年要特别耐心的对待,任何时候都不要责备他们头脑迟钝,也不要让他们拼命记忆——那样没有用处。如果没有探究和思考,记忆就会有“漏洞”,什么也记不住。
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于是,也就根本谈不上进行正常的脑力劳动了。毫无疑问,使用愚蠢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精细的事情上表现出教育的无知,这些正是使少年变成“难教的群民”的原因之一。
按照“各尽所能”的原则而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能为提高学生集体的智力水平创造有利的条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