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之四(31—40)
(2016-12-29 18:37:43)| 分类: 读书笔记 |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之四(31—40)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31、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
首先得了解他的健康状况。
我建议将要教一年级的教师们,在儿童入学前一二年,就把他们的父母召集起来,跟他们谈谈,家庭里应当保持怎样的相互关系,才有利于增强儿童的神经系统,并且有利于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
应该这样告诉家长:“你们的孩子的智慧,取决于你们的智力兴趣,取决于书籍在家庭生活中占着怎样的地位。”
点评与感悟:
1、“要全面关注儿童的健康”,这一点,我们以前做到了吗?其实没有认识到;
2、应该在儿童入学前一二年告诉家长,家庭环境如何影响儿童的智慧,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有事实中,难以做到,但至少可以在学生入学后去补做这些事。
3、必须对儿童进行专门研究后,才能很好的带一年级。
2016.8.26于响塘湾
32.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
内容摘要:
我特向一年级教师建议:在儿童入学前的一年时间里(小学预备班),带领儿童到思维的源泉即自然界里去旅行十二三次。你把孩子们带到这样的环境里去,那里有鲜明的形象,也有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让儿童去思考,在美的事物面前体验到惊奇的感觉,并同时进行思考和分析。
感悟:
每天人的思维品质不同,。据此,我们得通过孩子们在环境中的不同反应,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以便于今后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训练。
2016.8.27
33、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内容摘要:
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书;3、关于人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你才可以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的”。只有每天不断地补充自己的学科知识,你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们的脑力劳动: 
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请你记住,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技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
感悟:
1、年轻老师必须多读书多积累,并且注意读书的种类;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让我们沉淀、丰盈,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备注:这是2016-8-28的读书笔记(29日晨于响塘湾,补)
 
34、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
收获与感悟:
不管是语言的训练,还是数理得训练,归根结底是思维的训练。
思维训练就是感知周围的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
要找准思维训练的切入点:如果想教“思维迟钝”的学生学会思考,就要把他们领到思维的源泉哪儿去,那里会展现现象的链条,一事物的结果成为另一事物的原因。通过这样的训练,来发展儿童的思维。
(2016-8-31学校)
35、怎样培养记忆力
内容摘要:
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志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完整。
让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直接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去探求、获取和掌握的知识,就是记忆力的牢固基础。
收获与感悟:
1、 不能只让儿童看到事物表面的、有目共睹的一面,而没有任何发现,那样就难以记忆;
2、 关于周围世界的印象和规律性的主要原理,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和识记去掌握,而要让他们去观察、去发现。
(2016-9-1于学校)
36、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
内容摘录:
在青少年时期,死记硬背会造成一种幼稚病——它会使成年人停留在幼稚阶段,使他们智力迟钝,阻碍才能和爱好的形成。死记硬背的产儿中,最不吉利的就是书呆子气。
他们把教科书里的教材一块一块地背诵下来,为的是以后一块一块倒出来给老师看,并因此得到一个分数。这简直就是把人变成傻瓜。
收获与感悟:
1、 在教学中,力戒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要注重课堂
的生成。
2.要通过你的上课,用火花去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于是想到,在学生借阅图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余秋雨的作品:《霜冷长河》、《千年一叹》、《文化苦旅》等。为什么呢?后来想明白了,我在教学《信客》时介绍过自己读《文化苦旅》的经历和感受,并在午间休息时,比较深情的给学生读了《道士塔》、《贞节牌坊》两篇文章。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得出来,我的所读,激发了他们心中的某个东西,后来就自然而然的引导了他们的阅读。
 
37.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
收获与感悟:
1.图画有助于发展审美观,有助于促进逻辑认识;
2.图画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走进自然,发现自然,热爱自然;
3.学生不善言辞的,可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思维和认识;
4.学习图画的过程,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8.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
收获与感悟:
1.快速地书写字母和词,在书写的同时进行思考,都应当齐头并进。
2.多年的经验证明,这种练习应当比写字先行一步。这种练习指的是对手的肌肉进行操作性练习。
3.在儿童制作的物品中,要多让他们重复圆形的,椭圆形的,波浪形的线条,让他们从小就习惯于进行那些要求高度机敏性的精细而平稳的动作。
4.如果儿童完成足够数量的精细的劳动动作,那么他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做好了流利书写的准备。当然,系统的书面练习还是不可缺少的。
 
39.教给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
收获与感悟:
借助双手的创造性劳动活动而理解了的相互作用,会给思维的活动带来一种新的质:人能够用思维的眼光一下子把握住许多相互联系的现象的链条,把他们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孩子左右手劳动,我看到,在这些孩子的活动中,创造性的因素,逐渐的有所发展。
可见,在平时的劳动中或活动中,不断的训练学生左手和右手都参加活动,能不断的提高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水平,从而使他们变得更加聪明,更富有创造性。
 
40.动手和智慧
收获与感悟: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