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蘅芜芬芳——那些屈原笔下的花草

(2017-02-24 22:00:13)
标签:

芬芳

笔下

花草

花草有灵,正在其神,正在其骨。提及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提及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提及芙蓉,“一生开落任西风”……因着对花草的喜爱,花草之名,常入诗文,常入人名,所继承者,便是这花草的神与骨。不过,笔者在这里不拟以常见花草入文,单只看看,千年前的《楚辞》之中,有着哪些入神入骨,绝妙动听的花草之名。


1

http://blog.pic.xiaokui.io/92858e167e32d6d28b34e2bae0cbff94

木兰、宿莽:“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离骚》)


      “旦起升山采木兰,上事太阳,承天度也;夕入洲泽采取宿莽,下奉太阴,顺地数也。”对于木兰和宿莽的记载,笔者最喜爱的是这样一句。诚然,承天顺地,再加上木兰去皮不死、宿莽遇冬不枯的形态特征,木兰与宿莽,在文化作品中已俨然成为了高尚品行的象征与寄托。


2

http://blog.pic.xiaokui.io/dc94bef9f2f313b5d50cbd6690a24e84

兰、蕙:“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 (《离骚》)


       我们并不陌生兰这个名字,不过,与之同样象征品性与才德的蕙,更多人或许只闻其名,不明其意,甫一提出,不禁懵然。不过,一个德行相喻的古话可以明确地区分出兰与蕙的古代精神寄托——兰似君子,蕙似大夫。


3

http://blog.pic.xiaokui.io/b9a9a4e36f7253deaefdc5b282f62fa1

茝:“揽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九章·思美人》)

江离、芷(白芷):“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


       三种香草里,茝与白芷为同一种,再与前文的蕙联系起来,芷常与蕙合称为“蕙芷”,古文化里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可是对江离的解析,大家却莫衷一是。例如,江离和蘼芜在大多数文献中本大相径庭,《说文解字》中,两者却混为一谈。再比如,有些古代文献记载着江离是生长着红色叶子的香草,有些文献却说这是一种青色的香草。种种说法,难以辨明。


4

http://blog.pic.xiaokui.io/2e6f5df4a5224092864626044d0aab69

蘼芜:“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九歌·少司命》)


       与江离区分,蘼芜是一种四五月长苗,七八月开花,苗似芎藭,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的香草,常用做香料,制成香囊。


5

http://blog.pic.xiaokui.io/485a852b893e379364f60bd4f135e077

薜荔、女萝:“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九歌·山鬼》)


       薜荔与女萝,尽是无根之植,需缘木而生。其中,女萝或名菟丝,是一种全身为无数如线细枝组成的地衣类植物。


6

http://blog.pic.xiaokui.io/d087783aae5ea4baf69dd77f5208b3f7

留夷、揭车:“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离骚》)


       同是香草,留夷又名芍药,多为观赏;而这种生长白花的香草,或为药,或用以祛除臭味,以香料为用。


7

http://blog.pic.xiaokui.io/e393ae3127317ed898180a76f5240305

扶桑:“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九歌·东君》)

若木:“折若木以弊光兮,随飘风之所仍。”(《九章·悲回风》)


       扶桑树是神话中一棵生于汤谷,能连接鬼界、人界和天界的大树。树上栖居十个太阳/三足金乌,每天早晨,它们都从扶桑树出发,飞往西那棵生于南海的黑水与清水之间的若木神树。于是,太阳东升西落。这是远古人们对太阳东升西落的早期认识。也因此,扶桑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指代太阳。不过在今日,扶桑常与朱槿一谈。


8

http://blog.pic.xiaokui.io/59cef13459b67a66c143b9671c99dc7b

薋、菉、葹:“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离骚》)


       三者之中,菉又名“王刍”或曰“绿豆”,常用于中药医疗。但薋与葹却与前面诸香草不同,是为毒草。其中,薋是蒺藜,为武侠小说中铁蒺藜的由来,古代常也被制成战争器具。葹又名苍耳,种子毒性最大。


9

http://blog.pic.xiaokui.io/aa9b5139939415e32927136dc80d6c01

荪、椒:“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九歌·湘夫人》)


       荪,即今菖蒲,椒,是一种椒类香木,后世所谓“椒房”之“椒”,与之同义。


10

http://blog.pic.xiaokui.io/71724932b9bfb15e3266838d42c2effb

秬黍,莆,雚:“咸播秬黍,莆雚是营。”(《天问》)


       三者里,秬黍是黍的一种,又称“黑黍”; 莆为水草,在传说中象征着祥瑞;雚则是一种芦类植物,又称“芄兰”,但常以“莆雚”为词统称。


11

白薠:“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九歌·湘夫人》


       作为一种秋生的水草,白薠的形态在典籍中最明确的形容是“似莎而大”,由是更增添一份空灵朦胧之感。


12

http://blog.pic.xiaokui.io/bcbefa3bcef4caf6c848feab05f5dd31

杜若:“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湘夫人》)


       关于杜若的详细记述,目前笔者所能找到最为详细的解释,出自《本草图经》中“叶似姜,花赤色,根似高良姜而小辛,子如豆蔻”一句。然而可惜的是,由于杜若未被收录入清代本草之中,自清代之后,杜若的概念再次模糊,关于它的原型,更是众说纷纭。然而,可以确定的是,杜若与杜蘅迥然不同。


13

http://blog.pic.xiaokui.io/01a120e876c8afa9fc85b7ecbc0c9be1

石兰、杜蘅:“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九歌·山鬼》)


       杜蘅,现代人确定它为为马兜铃科草本植物,不过,在古代典籍中,《山海经》描述杜蘅为“天帝山有草,状似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蘅。”其形则在《本草》里被比作马蹄,为中药上品。《红楼梦》里宝钗所住的蘅芜苑之蘅,正脱胎于此。句中的另一种植物石兰,亦是一种附生于石头上或树干之上重要的草药。


14

靡蓱:“靡蓱九衢,枲华安居?”(《天问》)


       “靡蓱光散,蓬池春晓。”即为漂流的浮萍之名,靡蓱自有一份不如归去的零落之感,任自东西。


15

http://blog.pic.xiaokui.io/d03ac717c192c65a7199c0cb57fbd33e

荼、荠:“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九章·悲回风》)


       唐代之前,并无“茶”字,于是,“荼”暂代“茶”之名,在唐代之前的书中反复出现。不过,“荼”的原始含义,是一种生于寒秋的苦菜。与之相对,荠却是一种甜菜,常入菜,制成羹汤。


16

露申:“露申辛夷,死林薄兮。”(《九章·涉江》)

       状若繁露,故名露申,实际上就是大椒,为一种香木。


17

http://blog.pic.xiaokui.io/21c471053c2b603b226d77561130e6d6

艾:“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离骚》)


       《尔雅》中,艾又名“冰台”,亦是一种著名的香草。端午节前后,常与菖蒲一道被人们插在门楣之上,用以防治蚊虫,辟邪驱鬼。


《楚辞》中的花草,绝不仅仅只上文所说数种。然而可惜的是,由于历代弥久,大部分的的香草树木,在文卷佚失、物种变化中,除了已经灭亡了的,许多花草已难以考证原型何物,只得在文学作品的只言片语中留下少量字迹,本文的考证也正难在于此。然而,幸而留下了这些文字记录,令我们如今还能隐窥这些美丽花草之名,传说轶事,明了千年前仁人志士在它们身上赋予的寄托,也许这便是最大的幸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http://blog.pic.xiaokui.io/5c98a63dd94b40e83b8fb6a0c0a6d144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神承古籁

千韵融真




墨瞳文化


微信号:mortencn   企业号:Morten2015

网址:www.morten.com.cn



阅读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MjIxODc1NA==&mid=2247483958&idx=1&sn=9b23f70ad24c9af480b6e77d4a20e634&scene=0#wechat_redirec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雍和宫之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