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陈子茂德培
林则徐
送我凉州十里程,
自驱薄笨短辕轻。
高谈痛饮同西笑,
切愤沉吟拟北征。
小丑跳梁谁殄灭,
中原揽辔望澄清。
关山万里残宵梦,
犹听江东战鼓声。
赏析
1838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旋受命为钦差大臣、两广总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积极备战海防,抵抗英军侵略。后遭投降派诬陷,被革职,并充军新疆伊犁。林则徐于1842年9月11日离兰州西行,挚友安定县主薄陈德培一直陪送到凉州。9月26日林则徐离开凉州继续西行,陈又送至凉州西境四十里堡,二人才共餐而别。陈作诗赠林则徐,林则徐步陈诗原韵以作答。此诗就是林则徐在陈德培的陪同下从兰州到凉州途中一路心情的真实抒写。全诗气势奔放,在忧国伤时的同时,洋溢着一腔英雄豪气。
首联写到:十多天来,陈德培亲自驾驭着粗笨的马车,一直陪同我到凉州。从这一联可以看出林、陈二人相交甚笃。颔联暗用班彪写《北征赋》典故。由于由陈德培相送,两人一路高谈痛饮,坦然自若,愉悦西行,但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陈德培送别的感激心情,就好像当年班彪吟咏《北征赋》时的心情一样。西汉末年,战乱频繁,班彪避居凉州,从长安出发,至安定(今甘肃定西市)写下《北征赋》,记述了此行的历程,抒发怀古伤时的感慨和国家动乱不宁的郁闷心情。这联一喜一忧,流露出作者复杂的心情。颈联运用比兴手法,以“小丑”比作英国侵略者,流露出作者对英国侵略者的蔑视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意为:英国侵略者也不过是跳梁小丑,谁人能去把它彻底歼灭?面对这样的危机局面,祈望有志之士出来革新政治,安定天下。尾联写作者在千山万水的迢迢戍途中,常常于夜梦里,听到江东传来的战鼓声。言外之意是作者希望能听到清政府与英国侵略者开战必胜的消息,表现出作者对时局的极大关注和心中的忧虑。
这首诗脉络清晰,用典贴切,语言质朴刚健,格调悲凉慷慨沉郁顿挫,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