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2022-04-04 06:19:04)| 分类: 情感时空 |
清明前后
清明前后,气温回升,雨水增多,人们开始忙碌,管理土地,播种作物。
我与土地有过深情交往,那是多年以前的事情。出生农村,很小就踏入土地,赤脚走在泥土上,泥土芬芳,走在沙子上,那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我与土地的恩情,属于自然融入,从小就下地,下地久了,就有了情缘;就动手,就劳作,就思考,就有成果与收获。
我耕种土地,应该是1970~1990年代,前后算起来大约15年时间,这15年,不能算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作,我都是工作之余和学习之后的劳动,或者是假期里参加的阶段性的劳动。
当然啦,参加生产队里的集体劳动,目的是争工分,开始,每天从早到晚,得6分工,到年底算账,大约得4角钱。劳动内容也是东扯西拉的事,不是做一件完整系统的事情(或者是有头无尾,或者是有尾无头)。我对劳动记忆深刻的,是在自己家里菜园子里种瓜种豆的事情。
那时候,也不知道什么节气之类的东西,只听农村老人口头在说,现在到了什么什么节气了,孩子们根本就不把它当作一回事。天气暖了,看见别人种瓜就种瓜,看见别人种豆就种豆。
春夏之交,或自己下籽打菜秧,或到别人家地里拔点菜秧,或者到县城街上买菜秧。栽种瓜菜,是件简单的劳动,管理也很简单,只要用心、勤快,就有果实。
为什么在自家地里搞几棵瓜果,是那么的有味,那样的用心,那样的深刻记忆,是的,没有经历,就有不明白的地方。因为在生产队里做工,一天收入几角钱;我开始教书时,一天也只有一元钱的工资,既供老人,又养孩子,实际每天也只有几角钱的生活费用,穿衣吃饭,礼尚往来,生活不是不艰难。
你想想,几棵丝瓜是多少产量,几棵南瓜是多少收获。如果将几棵丝瓜搭个架子或将瓜藤引到树枝上,一季下来,也有上千斤的产量;几棵南瓜如果管理的好,也有上千斤的收获,在那个钱少粮缺的年代,这种以较小投入,有较大收获的事情,做起来就特别有意义,特别有价值。
我到城区居住后,由于环境的影响,就脱开了土地,种菜种瓜,路途远了,管理不便,就逐渐放弃了。
现在,我周围的许多人,还是每天跑路挖地种菜,天晴下雨地跑,说是爱好,说是实用都可以。我是没有再干这些了,因为跑路管理起来不方便,再说,现在有了农业科技,瓜果蔬菜,粮食作物太丰富了。-日三餐也只需要那么些了。
现如今,市场繁荣,商品丰富,还可以选择地使用,选来选去,我现在选用的大米是辽宁产的,玉米是黑龙江产的,吃的蔬菜也是来自四面八方,价廉物美,品质高尚。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天气良好,应该丰收。科技发展,社会兴盛,幸福之花,开满人间。
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科技发展,蒸蒸日上,好时代,好风光,神定气盛,斗志昂扬。
现在,我算脱离了劳动实践,搞点学习和研究。学习,顺应潮流;学习,充满快乐;学习,人生充实。数学使人聪明,地理使人开阔,生物使人明白了许多许多!
一年四季,时间飞逝,精彩人生,道路漫长,转眼间,五年的学习过程,收获满满的。精神舒畅,生活阳光!
二〇二二年四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