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心小 智圆行方
(2016-09-07 14:19:04)| 分类: 笔记 |
胆欲大而心欲小 智欲圆而行欲方
最近看聊斋,看到聊斋《陆判》篇,读到朱尔旦为鬼之后送其子一把刀,谓曰“常配之,可富贵”,其子拔刀有字刻于其上“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思之觉得经典,但是不得全解,百度之,得其出处:
一说:孙思邈对良医诊病方法的总结: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胆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气质;“心小”是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即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边落足一样时时小心谨慎;“智圆”是指遇事圆活机变,不得拘泥,须有制敌机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贪名、不夺利,心中自有坦荡天地。
这就是孙思邈对于良医的要求。
另一说法说是出自淮南子:
淮南子·卷九主术训
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所以心欲小者,虑患未生,备祸未发,戒过慎微,不敢纵其欲也;志欲大者,兼包万国,一齐殊俗,并覆百姓,若合一族,是非辐凑而为之毂;智欲圆者,环复转运,终始无端,旁流四达,渊泉而不竭,万物并兴,莫不响应也;行欲方者,直立而不挠,素白而不污,穷不易操,通不肆志;能欲多者,文武备具,动静中仪,举动废置,曲得其宜,无所击戾,无不毕宜也;事欲鲜者,执柄持术,得要以应众,执约以治广,处静持中,运于璇枢,以一合万,若合符者也。故心小者,禁于微也;志大者,无不怀也;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能多者,无不治也;事鲜者,约所持也。
孙思邈晚于淮南子的成书时间,所以可以认为孙思邈是参考淮南子的。
另外还有一说,出自《乔家大院》的乔致庸的“四忌”、“四欲”说:
这“四忌”、“四欲”是:“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胆欲大,心欲小,知欲圆,行欲方”。这虽然是一个商人的家教,但充满儒家修身处世气息,对当今仍有借鉴意义。
“气忌躁,言忌浮”。这两忌与现实一对照,真有点切中时弊。事实上,目前市场经济下有一股浮躁之风,人们急功近利,急于在短时间内出名或致富,像“超女”这样一夜名利双收的典型例子,容易让人变得浮躁不安。其实,“超女”这种事,虽然有其必然性,但绝不具备普遍性。做事还是要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一旦浮躁不安,就会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这样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
“才忌露,学忌满”。众所周知,学无止境,自满实属幼稚。所以为学而满者甚寡,倒是恃才露才者较众。大凡有点才能的人,常常自以为高人一筹,喜欢在人前显露自己,或者自诩有才,瞧他人不起,不是出言不逊,就是其行无理,结果往往造成与周围关系紧张,给自己的发展人为制造了许多障碍。所以,露才者实属不智。
“胆欲大,心欲小”。人立于世,必须面对许多挑战与机遇,因此,你要敢于筹划,敢于向一切困难挑战。但是,在实施计划时,必须周密安排,不能疏忽大意。计划安排得越周密,实施得就越稳妥,成功就越有保证;或者说,战略越宏伟,策略越细密,计划越大胆,措施越仔细。
“知欲圆,行欲方”。这是说一个人的知识与理论一定要力求圆通领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不能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然而,当你要实践理论的时候,必须找准切入点,找准最容易取胜的途径与方法。所以,“圆”指通达,“方”指精进。不通达,则难以精进。
乔致庸的“四忌”、“四欲”,是他对为人处世的深刻感受,说明他对传统文化有很透彻的理解。他所以能成功,与此不无关系。我们生活在中国文化母体中,他的这些训言,还是有些益处的。
读读上面三个说法,字里行间,很有意义。记录下来,以备后查。
二〇一六年九月七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