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习要点-写作手法
(2023-09-23 17:15:28)
标签:
教育 |
在记叙文中,作者为了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个性更加鲜明,表情达意更加准确,常常会运用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近几年常见的考点。
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衬托、烘托、象征、夸张讽刺、寓情于景、前后照应、对比、类比、悬念伏笔、以小见大等。
1.托物言志
在描墓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地主张、哲理,给人留下丰富的思考余地与想象空间。简单来说就是作者寄意于物,通过所描写的物象,委婉地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揭示作品主旨。
2.欲扬先抑
从抑处落笔,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明显的对比,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这里扬是目的,抑是手段,如鲁迅的作品《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的人物形象,她大大咧咧,不识一个大字,却又那么细心,为我买来我最想要的《三哼经》。
2.
作品中,先描写与之相关联的次要人物或事物,来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或情感,根据主要和次要人物或事物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正衬和反衬。衬托属于侧面描写。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用菊和牡丹衬托莲,表现出莲的品格,又用牡丹反衬,表现出莲的美好形象。再如鲁迅《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忧、毫无民族偏见。
3.
烘托是用别的事物,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而不是相似或相反的事物来突出,它其实是一种侧面描写。如《诗经·秦风·莱》中首章的“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兼凄凄,白露未蹄”,末章的“兼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4.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象征了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冰心的《荷叶·母亲》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象征着伟大无私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