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典诗歌教学反思

(2022-11-29 20:07:01)


一、古典诗歌教学要以读带感

就初中生而言,他们接触的古典诗歌并不多,还处于一个积累的前期阶段。一首古诗词的教学还是以“读”为首要,学生在读中感知,获得初步的自我认知。这种感知不在于其准确与否,而在于它是否启动了学生自我感知系统,只有让学生自觉地参与进来,在个人感知的基础上解析诗歌才更有意义。当然,初步的读要完成正音、节奏恰当停顿的学习目标,体会古典诗歌的韵律美。

二、古典诗歌教学要以读带品

1.古典诗歌不同于古诗文,在教学中,切忌逐字逐句地翻译,这样就会破坏古典诗歌的美感。那么我们该品什么呢?品字。杜甫有过“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言,古典诗歌讲究“炼字”,为了炼得一个好字,古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之说,所以如此精心炼得的“字”怎能不品。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还有叶玉梅老师提到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的“停”、“投”、“拔”、“顾”。由这些字品到作者的心声,品到诗中动态之画,品到诗中的意蕴。

2.“知人论世”的品读方法。“言由心生”,作者并不是单纯地写景、叙事,而是以诗抒情,以诗言志,抒写他们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心声,也是对人生际遇的一种慨叹。想要品出其中的情、理、志,需要了解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爱好情趣、家庭情况……这些需要授课教师去讲解,去点拨,而能否讲解到位,则要看教师的文学功底了。反思自己在这一点上显得很薄弱,阅读量少,对作者的经历及其时代背景没有系统的了解,只是从教师参考书上获得一点信息,因此也谈不上有个人的真知灼见了。学生只有在把握作品内在情与理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朗读,才能正确地把握其情感,音调的起伏、语气的强弱才能落到实处,审美情趣才得以激发。

古典诗歌是我们伟大民族的灿烂文化中的一块瑰宝,要想让它继续散发光芒,让孩子们喜爱古典诗歌,得到美感的体验,就需要老师多读、多思,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