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我曾在多年前有幸聆听余映潮老师在安庆的示范课和讲座,我发现其实不同的“读”,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水到渠成的完成品读感悟。例如:《安塞腰鼓》一文的文字描写得铿锵有力,气势磅礴,首尾采用了以动写静的写法。开头寂静的画面描写我教学生读得轻而慢,找到那种蓄势待发的感觉。当读到“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时,我要求学生起立,用最快的速度读出这段文字,不要求用任何技巧。本来觉得课文有些枯燥的学生,一下来了精神,他们畅快淋漓的读着,读出了那种犹如奔泻的黄河,一泻千里,犹如翻滚的巨浪的气势,并很快就感悟到文字带给那奔腾的力量和对生命的赞歌。通过多次在课堂实践余映潮老师的“读”,我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变得鲜活,学得兴致盎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