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原创)
(2017-01-06 15:04:25)一、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1.开火车口算
8×7=
2.呈现情境,解决问题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后:求三盒水彩笔多少支,会列式解答吗?
(1)提出问题:12×3大家都认为等于36。但是计算只知道结果还不行,我们还要以理服人。请你在作业本上用画图或者列算式的方法验证我们的结果是正确、有道理的。
(2)学生尝试,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方法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预设:
方法一:借助加法验证结果
12+12+12=36
小结:他是把12×3转化成连加来验证。
方法二:利用画(小棒)图验证结果
小结:画图的方法让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12可以分成10和2,3个2根是6根,3个10根是30根,合起来就是36根。
方法三:用口算验证结果
10×3=30 2×3=6 30+6=36
小结:看出来了吗?他也是把12分成10和2两部分来计算的,结果也是36,真棒!
2. 设置任务,探究笔算
师:刚才还有几位同学是用竖式计算来验证12×3的呢?你们想不想也用竖式来试一试?
提出要求:请把你们计算12×3的思考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
学生自主探究,师适时板书学生不同的竖式表达式。
3.沟通联系,析理说法
(1)请学生介绍竖式二:你是怎么算的?
沟通笔算与小棒直观图及口算方法的联系:
他先算2×3,这一步在画图和口算的方法中有吗?
指名学生在画图和口算的方法中圈出来,提问:这一步表示求?(3个2)
他再算10×3,画图和口算的方法中有吗?圈一圈。表示求?(3个10)
最后算6+30=36,画图和口算的方法中有吗?圈一圈。
小结:由此看来,竖式计算和画图、口算方法的思路是一样的啊!
(2)沟通竖式二和竖式三之间的联系,优化方法:这两种竖式有什么不同?
指竖式三的积:这个3为什么可以直接写在积的十位上?(因为是3个十)
小结:没错,所以笔算乘法的时候也可以像他这样省略6+30的过程,直接把3写在积的十位上。
课件动态演示由竖式二演变为竖式三的过程。
学生再次交流12×3的笔算方法。
【练习】
1.基础练习: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34×2和312×3的笔算步骤与方法。
师适时追问:(34×2)这道题同学们乘了两次,为什么第一次乘得的积“8”写在个位上,而第二次乘得的积”6”却写在十位上?(指312×3)9为什么写在百位上?
师在312前添上□,推理:如果是四位数乘一位数又该怎么计算呢?
提升小结:看来,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个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十位上;和百位上的数想乘,积就写在百位上……和哪一位乘得的积就写在哪一位,说得真棒!
2.判断、改错
3.解决问题。
【作业】学生自己编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
组织学生互动,进行练习,并引出有进位的乘法,为后续的学习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