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植树季|和“人与环境摄影大赛”给大自然“充植”!

标签:
转载 |
草长莺飞,春风十里的人间三月天,走在阳光下,仿佛可以听到自然万物齐刷刷吸满能量向上疯长的声音。在经过了漫长寒冬的蛰伏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走出去追逐满满的春意。
一转眼植树节已过,每年的植树节你都是怎么过的呢?亲手种一棵树,为未来的绿意盎然添一份自己的力?走出门去亲近大自然,感受生物多样性和生命的涌动?还是赏春踏青,用眼睛定格世间之美?“过目不忘”的本领毕竟不是人人都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如玩点新花样,在这个植树节,来和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摄影美术专委会、“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一起用手上的相机记录下身边各样的美,在留住美的同时,用影像的方式为大自然“充植”吧!
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的品牌赛事——“人与环境摄影大赛”,熟悉的朋友们都知道,今年是大赛举办的第12年。12年来,平台主张摄影人“带着思想和责任去拍摄”,用作品关注环境改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一路走来,在全国各地拥有了众多生态摄影爱好者的参与和支持,尤其是近年,一些大中学生也积极地参与进来,提供了许多创意性的优秀稿件,让大赛的影响度、覆盖面有了更广泛性的连接。
随着平台和大赛举办经验的
日益成熟与内容的丰富,
2022年的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
又将迎来哪些变化和新的玩法呢?
快来一起看看吧!
2021年第11届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入选作品《共享空间》
作者:柳安鸿
01
申城有树
植树节,为大自然“充植”,怎么能少了“树”这个主角呢?今年312植树节,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与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等单位一起,发起了“申城有树 相伴千年——古树印象系列征稿”活动,大家可以通过摄影、绘画、写作的方式,来记录、传播、展示申城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魅力,展现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成果。
2021年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入选作品《童话世界》
作者:赵双凤
无论是种下一棵幼苗,还是用相机拍下一棵古树,用手中的笔画出一棵古树,写出与古树的关系,都是用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大自然“充植”。
绿色的春光和宜人的环境,来自于身边的草木,也来自每颗爱树护树,注重环保与改善环境的心。
“申城有树 相伴千年——古树印象系列征稿”活动,征稿内容涉及与上海古树有关的摄影、写作、绘画作品(针对18岁以下受众),古树作为区域人文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有着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城市文化价值,因为不常见,所以也更珍贵、珍稀。在这个植树节,用你善于发现的眼睛找一找身边的古树,一起来参与投稿吧!
2021年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入选作品《星空胡杨》
作者:王军
02
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关注水源与土地生态
树的生长,离不开“水”与“土”,人与生物亦然。水土既是树的养命之源,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们与树共存在大自然的循环里,共享自然之恩赐。
2021年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入选作品《水域》
作者:
03
同步发起“小映象”近自然科普摄影作品征集
2022年特别发起的“小映象”近自然科普摄影作品征集,针对18岁以下青少年为主要参与者,征集内容以生物生态、自然生态的摄影作品为主,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参与方式,让更多的大中小学生能够喜欢并爱上自然生物生态。
2021年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入选作品《雪鸡迎春》
作者: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作品征集的同期,还会举行线下的《“小映象”近自然科普摄影活动》,邀请大中小学生走近长江入海口的崇明湿地公园、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进行生态影像的记录,透过手中的相机、手机镜头,探索自然,发现自然,关心身边的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改善,关心更大的自然与生命循环系统,用手中的相机表达他们对保护大自然的独特见解。
2021年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入选作品《壮观峡谷组图之一》
作者:
3月,植树季,趁植树节明媚的春光,行动起来,拿起相机记录身边的美吧,在植树节“种”下一颗关注美与环保的种子,让它在即将启动的“第12届人与环境摄影大赛”里自然生发,为大自然“充植”,也为更绿色健康环保的环境“充植”!
投稿邮箱:shuu201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