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二十大,白银市白银区3位“中国好人”说心声
(2022-12-20 15:45:00)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近期,白银区的“中国好人”、道德模范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弘扬正能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今天,让我们走进白银区“中国好人”,倾听他们的好声音。
她以优良的师德,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和一颗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爱心,靠着双拐撑起校园一片天,她就是“中国好人”张兰萍。张兰萍年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身残志坚的她,以顽强的毅力自学完成学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并先后救助贫苦学生、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等贫困家庭100多户,在双拐的支撑下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多年来,张兰萍一直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同她一样,愿做大山里的一盏灯,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我将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立足岗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好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千年古训在水川镇均安村李兴明家庭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李兴明“中国好人”的荣誉源于他的孝顺。从23岁起,他陆续照顾了双亲、二叔二婶、六叔六婶,陪伴他们颐养天年,伺候他们瘫痪在床,为他们养老送终,50年的时间,家中的老人从未间断,而今67岁的他又照顾着同村93岁的金庆林老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李兴明看来,家庭和谐,关乎社会进步,践行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文明风尚,既是家事更是国事,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在平日的生活中,我深刻感受到家庭和美、老有所依才能真正提升基层尤其是乡村群众的幸福感,促进小家和谐带动振兴发展。我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一如既往地扎根在乡村热土,不负中国好人的光荣称号,不负孝老敬亲、建设和美乡风的神圣使命,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把向上向善的能量传递给更多人,用实际行动弘扬孝老爱亲的道德风尚。”
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只要执着坚守、奋力逐梦,每一名追梦者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时代的英雄、先锋和榜样。“中国好人”张彩宏,退休前是一名人民教师,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与癌症抗争13年,并长期坚持做公益,热心资助困难学生,已累计捐资10余万元。病情稳定后,她义务走进课后服务课堂,多年如一日,细心为孩子们辅导学习,践行着奉献的价值,向社会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在学习了二十大报告后,我对未来的生活、学习更加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信心。我要以实际行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为动力,振奋精神,无论身在何时何地都要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张彩宏说,她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志愿者、义工的工作,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加强自身的政治、品德学习,传播正能量,温暖身边人,不辜负党的培养教育,无愧于党员身份,为党旗增光添新。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白银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每一位白银人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身的光和热。
来源:白银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