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陶瓷纹样】——动物纹

动物纹是陶瓷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类,描摹各种动物形象。动物纹广义上包含具象和抽象两类,狭义上只指写实性强的具象纹样。动物纹在新时期早期即已出现,如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刻划猪纹、鱼纹、鸟纹的陶钵,纹样朴实生动。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的彩陶文化中,所绘画的动物纹显著增多,装饰性增强,装饰手法及表现意识趋于成熟。典型纹样有各种代表性鱼纹、鸟纹、蛙纹、兽面纹及龙纹、狗纹、鹿纹等。庙底沟类型鱼蛙纹瓶和石岭下类型大鲵纹瓶的动物形象,怪异奇特。仰韶文化浮雕壁虎纹残陶片,其壁虎形象及浮雕贴塑方法在原始陶器中实属罕见,如果说早期写实的动物纹是先民们生活的直接反映,那么随着文化的发展,动物纹的表现上也体现出当时人们精神追求的内容,出现了臆想的、综合的、非写实动物纹,二里头文化早期(夏文化)陶器上浅刻动物纹除了兔、蝌蚪等写实形象,也出现了龙、饕餮等虚构动物图案。商代白陶器装饰受青铜器影响,主要采用动物纹样,以饕餮纹和夔龙为为主。装饰方法主要是模印。西周印纹硬陶上,尚有夔龙纹饰。战国时期彩绘陶上,流行龙凤纹、蟠虺纹及各种走兽、飞禽纹。汉代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陶瓷上的动物纹数量大增,多采用模印贴塑的方法制作,甚至有许多捏塑动物装饰或将器物做成动物形,如鸡首壶、蛙形水盂、熊形灯等。隋、唐以及以后各代,陶瓷器上的动物纹更加千姿百态,内容多为龙、凤、蝠、鹿、鱼、狮、蝶等借以祈福祈寿的吉祥图案;表现技法绘画、模印、刻划、雕塑等兼而有之,运用愈发自如,形象愈发准确生动。
前一篇:【中国古陶瓷纹样】——云纹
后一篇:【中国古陶瓷纹样】——饕餮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