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陶瓷釉】——黄釉

(2016-12-03 13:13:24)

黄釉是陶瓷器的一种釉色。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在氧化焰中烧成,也称铁黄。分高温、低温两种。高温黄釉是含少量铁分的石灰釉,在高温氧化气氛中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现黄色。唐代烧制出标准的黄釉瓷器,其中安徽寿州窑、白土窑,河南密县窑、郏县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和河北曲阳窑等都有烧造。唐代寿州窑黄釉在当时很有名,唐人陆羽将其所烧茶碗评为六大名窑之第五。寿州窑瓷器的玻璃质釉透明光润,开小片纹,釉色以黄为主,有蜡黄、鳝鱼黄、黄绿等。低温黄釉,即铅釉,最早见于汉代陶器,显橙红色泽。唐三彩和宋三彩的陶器上已有深浅不同的黄褐色釉。瓷器上纯正的黄釉,始自明永乐年间,以铁为着色剂,用氧化焰低温烧成,呈色淡,釉面薄。宣德黄釉釉面肥厚,釉色娇嫩。弘治的黄釉达到了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这时的黄釉是用浇釉的方法施在瓷胎上的,所以称为“浇黄”。又因为它的釉色娇嫩、淡雅、光亮如鸡油,又称为“娇黄”、“鸡油黄”。嘉靖以后黄釉成为皇室宗庙祭器的重要颜色,其色较深。清代黄釉有蜜蜡黄、蛋黄等数种。蜜蜡黄因釉色与蜜蜡相似,故名。康熙时蜜蜡黄釉层透明,釉色有深浅两种,深色釉厚,浅色釉薄,有细小开片。蜜蜡黄大都用来绘制瓷器上的图案。蛋黄釉出现于康熙年间,因色如鸡蛋黄而得名,与蜜蜡黄、浇黄的釉色相比,显得淡而薄,滋润而无纹片。康熙时黄釉色泽微重,釉层透明。雍正时的蛋黄釉为浅淡含有粉质的乳浊釉,是最成功的黄釉制品。乾隆时,因釉中掺有玻璃白,使釉汁混而不透,呈色嫩莹。蛋黄釉多用于单色釉器。


http://s2/mw690/006tVyB3zy76TDrsOBz9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