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青云破处
说起汝窑,不得不提到艺术天分满满,皇帝生涯不及格的宋徽宗。论治国,《水浒传》里有段对他的描写:“这端王(即后来的徽宗)乃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御弟,现掌东驾,排号九大王,是个聪明俊俏人物。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
还没上位,身在端王任上的徽宗就为日后玩出新花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等当上了皇帝,资源更顺手,更会玩了!
他在位仅25年,北宋朝廷就搜刮了20年花石纲,专门从南方运送奇花异石供他赏玩。自己不擅治国,更可怕的是不识人,觉得这人书法不错,提拔;那个人画画不错,提拔;甚至连蹴鞠好,都能被重用。于是,以奸佞出名的蔡京、童贯、高俅之流便把持了朝政。
可宋徽宗也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子文豪。在书画领域,他是瘦金体和工笔画的创始人,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传世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等。仿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历来没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
他还是一位信道的皇帝。当时,众多的道士们很体面地出入宫廷,号称“金门羽客”,宋徽宗则被尊称为“教主道君皇帝”。
总结下来,可以说,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北宋国势日衰,道教“无为”之说大行其道,然而艺术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瓷器也包含其中。
淄博文昌古陶瓷博物馆馆藏
汝窑碗(残)
汝窑瓷器胎质细洁、胎色灰中略带黄色,俗称“香灰胎”;为了使器物外观完整,采用绝细的芝麻钉满釉支烧,因此器底仅见三至五个细如芝麻的支痕;汝瓷的釉面开有细密的本色纹片,釉下气泡疏稀、寥若晨星。汝窑瓷器最主要的特点,它不以装饰纹样为重,而以釉色作为美化器物的重要手段。
淄博文昌古陶瓷博物馆馆藏
汝窑残片
汝窑青瓷由於胎、釉中含铁量的恰当、烧成时还原火焰控制的适度,因而釉色达到了宋人所理想的境界。汝窑青瓷器物的釉色呈现一种纯正的淡淡天青色,从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收藏有数的一些汝窑作品来看,它们的色调变化不大,有的虽稍深些,有的稍淡些,即使有粉青、卵青、灰青之分,但呈色比较稳定,都离不开天青这个基调
高6.9公分,横23公分,纵16.4公分,,重670
公克,通体无纹,犹如青玉般温润的质感,在其幻化了千年的天青釉色中,人们触摸到了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中的精气魂。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是一种种植水仙用的器具,也可作装饰品。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稜,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呈淡碧色;口缘与稜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全器釉面纯净无纹片。此种汝窑瓷传世稀少,其温润素雅的色泽,正是宋人所欲追求的美感,据考证,此器为传世仅存的一件。
现在,干干净净,伶伶俐俐的汝窑水仙盆,你还用拖着行李,带着通行护照去吗?
当然不用,因为它就近在咫尺,就近在你家直走的那个博物馆。
我们馆内的汝窑水仙盘,为月白釉。月亮,自古便承载着无数人的思绪,既是文人骚客寄情托思之物,又是情人间传达爱意的载体。但在古代瓷器工匠眼中,月光好比瓷器胎色般,皎洁,温润,是其手中承载对月亮各种幻想的器物。此器其釉色较天青釉较淡,犹如月光般洁白清透。如皓月、如美玉一般,白中泛绿者,皓月般恬静、温润的质感一直蕴含其中。此盘胎薄体厚,胎质坚细,釉质光洁润泽,不仅有月白釉的纯净与洁白,又有因窑变而产生的霞光,精美绝伦,该盘大小适中,色泽绝美,是一件值得我们珍视的宝物。
(图文有一部分来源于网络)
你看到的只是一件重量级的镇馆之宝,也是打破所谓专家们说的汝窑存世不过67件半,因为我们这里就有一件,而且还不止一件。
如果你是收藏爱好者
如果你是古瓷收藏爱好者
如果你喜欢悠悠历史
那么、所以
你来到淄博文昌古陶瓷博物馆
你就来对了
我们会让你看到更多见不到的
只能在图片上见到的
在这里统统见到
这里还有一个号呢~~~有辣么全的文物知识,一定要点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