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之珍】宋代皇室用瓷——“饶玉”
玉,不仅对现在人意义重大,对古人更是。玉色,文人墨客多比喻,那么什么样的瓷器能够温润如玉,让古人都赞叹不已呢?看吧,就在这里。
影青也叫映青、隐青,又名青白瓷,是我国两宋时期仿青白玉效果而创烧的瓷器,故有“饶玉”的美称。
她代表了宋代精湛的制瓷技艺。因其胎质洁白,透光见影,釉质晶亮透彻,釉色丽洁,白里泛青,温润如玉等特征。创烧不久便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与赞赏。宋代皇室更是青睐有加,一度成为宋宫廷重点采购的瓷器。
《宋会要辑稿》册一百四十六食货五十二谓:“瓷器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瓷及漆器以给用,以京朝官三班内侍监库。”

(注释①)宋代景德镇隶属饶州,饶州瓷即景德镇瓷。这里还明确提到,所采购的瓷器除宫廷部分留用外,富余的估价卖向市场。这些都是朝廷选用青白瓷的重要文献记载。
古人关于景德镇青白瓷的赞誉更是比比皆是。南宋文豪洪迈在其《容斋随笔》卷四浮梁陶器写到:“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
南宋词人李清照《醉花荫》中有“玉枕纱厨”之词句,“玉枕”即指色质如青玉一样的青白瓷枕。
南宋蒋祈在我国第一部陶瓷专著《陶记》中写道“景德镇陶,昔三百余座。蜒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这是作者蒋祈对青白瓷的高度概括和赞美。自此之后,“饶玉”美称一直沿用至今。
上行下效,宋人皆喜爱青白瓷,市场需求量自然就大。青白瓷的贸易遍布全国。宋人《东京梦华録》记载,当时的东京汴梁与临安都有专门出售影青瓷器的店铺。众多考古发掘成果也表明,远至甘肃、内蒙都有青白瓷的足迹。
注释①宋会要辑稿:宋于秘书省设会要所专司纂辑,前后10次,成书2200余卷,所据为实录、日历、内外档案等,稿未刊行。
明初修《永乐大典》曾取《宋会要》史事分人各韵,惟其时“会要”原稿已十亡其三,宣德间又大半毁于火。清嘉庆时,徐松自《永乐大典》中辑出五、六百卷,后经刘富曾删并原稿成初编291卷,分10类,续编75卷,分9类,于1936年影印出版。


这是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哟,点一下关注我们,再点一下,转发到朋友圈,空间圈,人人圈,优酷土豆什么圈,都行,小编感激不尽,膜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