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原中医的“通者不痛,痛者不通”理论的怀疑

(2024-02-12 07:22:11)
标签:

健康

文化

杂谈

我对原中医的“通者不痛,痛者不通”理论的怀疑    作者:陈景耀
- 13 -原中医说:“通者不痛,痛者不通”我产生了怀疑。有人患了坐骨神经痛,
按原中医说的:“通者不痛,痛者不通”。那么就说明他坐骨神经痛是有的地
方不通,要通就不能痛。那么我就想是哪里不通呢?有人说:是血脉不通!有
人说:是水液不通!有人说:是膜系统不通。有人说:是经络不通!有人说:
是神经不通!有人说脏、腑、奇恒之府不通。我想,他坐骨神经痛是一阵一阵
的痛,不论什么原因、什么地方不通,为什么一阵一阵的痛。我发问?按原中
医说:“通者不痛,痛者不通”怎么一阵通,一阵不通呢?通的时候不痛,不
通的时候就痛。不论什么原因、什么地方不通,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堵塞了,
一是断裂开了。不论是堵塞,还是断裂开,怎么那么快。有时一两秒钟,三四
秒钟就痛一阵,或不痛一阵。你想,假设是堵塞,就一两秒钟,三四秒钟就疏
通了,不痛了。假设是断裂,就一两秒钟,三四秒钟就接上了,不痛了。我想,
血脉不通;水液不通;膜系统不通;脏、腑、奇恒之府不通;都不能疏通那么
快或断裂接上那么快。若是经络不通可能疏通那么快或断裂接上那么快。但对
经络的说法不一。有人说经络是血脉;有人说经络就是神经;有人说经络是无
形质的。不管经络是什么,他都不能一阵疏通了,一阵又堵塞上了。一阵断裂
了,一阵又给接上了。我想,只有神经能传导的那么快。要说神经的传导,又
不符合原中医的理论,因为原中医不讲神经的。你要说神经,那就不是中医了
(有人反对在中医中讲西医理论)。所以我对原中医说的“通者不痛,痛者不
通”理论提出了怀疑。
肠梗阻病人,肠腔堵塞不通就腹痛,这就符合“通者不痛,痛者不通”的
理论。但,食物中毒的病人,肠腔由于呕吐和泻泄已经没有食物或粪便了,肠
腔没有堵塞了,也就是说上下通了,为什么还腹痛?有人说,那是肠内膜被细
菌感染了,所以产生疼痛。这个理论要成立是对的,那么就说明“通者不痛,
痛者不通”的理论在某些(有的)地方是对的,在某些(有的)地方就是错的!
所以,“通者不痛,痛者不通”的理论不是普遍的真理,值得怀疑!再举个例
子,脑血管堵塞的病人,堵塞的地方并不痛,不堵塞的地方上、下肢活动并不
灵活。这说明“通者不痛,痛者不通”的理论不是普遍的真理,值得怀疑!
有人因外伤下肢瘫痪是神经不通促使下肢截瘫,但下肢瘫痪部位并不痛,
没有知觉。这和原中医说的:“通者不痛,痛者不通”的理论不相符。有人说
“通者不痛,痛者不通”是指经络而言,不是指神经。那么请问,经络是什么?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
下的通路。”分析一下这句话,用语法来说,首先经络是个通路,是什么样的
通路呢?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运行气血的通
路,说白了就是动脉和静脉,联络脏腑的通路就是血管和神经及淋巴管,沟通
- 14 -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就是血管和神经及淋巴管、还有体液等。那么,血管和
淋巴管、还有体液等都没有堵塞或断裂,也就是说都通,也就是说血液、淋巴、
体液循环都很好,只是神经不通。这个神经不通,但并没有产生痛也没有产生
疼,只是下肢截瘫。截瘫不是痛也不是疼。这就与 原中医说的“通者不痛,
痛者不通”的理论不相符。所以, 原中医说的“通者不痛,痛者不通”的理
论不是普遍的真理,值得怀疑!
有人牙疼或说是痛,一喝口凉水就痛,吃点甜东西也痛。有人说牙齿神经
漏出来了,所以,遇到凉的、甜的或酸的就会痛。你想,遇到凉的、甜的或酸
的就会痛,那就怪了,遇到凉的、甜的或酸的那个地方马上就不通了,就痛了
(通者不痛,痛者不通)。如果用温水漱漱口,甜或酸味没了、凉水也变温了,
牙就不痛了,就说明牙疼那个地方马上就通了(通者不痛,痛者不通)。你想:
通和不通,怎么变的那么快。通,咱们不说。咱们说不通,不通有两种可能:
一是堵塞;二是断裂开,不管是堵塞,还是断裂开,通和不通怎么变的那么快。
一会堵塞或是断裂开,一会又马上疏通了或接上了断裂。牙痛是什么地方不通
了(堵塞或是断裂开了)怎么一阵通一阵不通呢?所以,我对原中医说的:“通
者不痛,痛者不通”产生了怀疑。原中医说的“通者不痛,痛者不通”不是普
遍现象,有的“通”也痛;有的病不通也不痛!例如:牙痛就是“通”也痛,
火烧、针刺就是“通”也痛。注射麻药后不通了,但也不痛、输卵管结扎了是
不通了,但不痛。所以, 原中医说的“通者不痛,痛者不通”的理论不是普
遍的真理,值得怀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