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能买保险吗?能买什么样的保险?保险中有哪些“免责条款”要注意?

之前有很多妈妈问爱耳君,说孩子先天听力不好,以后可能要花很多钱,未雨绸缪可以买个保险吗?
爱耳君不是保险界人士,所以也不太清楚保险里的这些事,但是爱耳君咨询了一位在保险行业从事超过30年的大咖,得到的答案是如果孩子已经确诊为听力损失,那么大概率是无法使用这一类保险索赔的,或者说会有相应的免责条款。
这位大咖告诉爱耳君,所谓保险,就是未雨绸缪,预事于发生之前,所以如果有妈妈在孕期的时候,孩子还未出生之前,可以买一些预防先天性重疾的保险,这类保险的特点是如果孩子出生后发现有听力损失,那么是可以获得理赔的。
有一点要注意,不同保险公司对这类保险的购买时间和家族遗传疾病透明度有要求,比如有的保险公司要求在孕期3个月前购买此类保险,有的保险公司要求不得隐瞒家族病史等等。
我们本文所说的保险不是基本医保,而是自己花钱上的保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商业保险。
现在市场上针对听力损失的保险主要是预防类保险,基本都是未雨绸缪给以后准备的,如果单就听力损失索赔来说不是特别划算(因为有很多排除责任条款),但是可以起到预防心安作用。
这类保险一般是综合预防类保险,听力损失只是其中一项,通常需要先做体检,证明现在听力没问题,然后参保,假设十几年后听力下降了,达到了索赔标准,那么可以凭借检查报告或者助听器、人工耳蜗购买凭证去索赔。
但是有一点和我们理解的不一样,保险里的索赔条件是需要提前了解清楚的。
这类保险如何赔偿?
一重疾险:
很多人认为只要听力下降就能获得赔偿,实际上在保险索赔中不是这样的。
目前,大部分重疾险的索赔条件都是双侧听损,且需要达到重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而且还有年龄限制(部分保险要求被保险人索赔时年龄小于70周岁或80周岁等)和一些责任免除条款。
保险中指的双耳失聪,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双耳听力永久不可逆性丧失。在500赫兹、1000赫兹和2000赫兹语音频率下,平均听阈大于90分贝(有的保险为大于80分贝),且经纯音听力测试、声导抗检测或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等证实。
如果双耳都满足上面的定义标准,就算重症,如果仅仅是单耳,那算轻症。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被保险人在3周岁之前失聪的,很多保单做除外处理,不在轻症和重症的保障范围内,原因是保险公司认为这种情况大多属于遗传病倾向。
**在海外有一类保险是轻症变重症的保险,比如说孩子现在5岁,属于轻度听力损失,但是家长怕以后变成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所以提前购买这类保险。要注意的是,这类保险有很多排除责任条款,比如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这类疾病是不能参保的。而且这类保险因为理赔概率大,所以参保费用极高,整体参保下来并不能省钱。
二中疾险:
从2016年开始,有一些保险公司推出了中疾险,说是中疾险,其实大部分都是带有中症的多次赔付型重疾险。
中症,顾名思义,就是疾病介于轻症和重症之间。市面上已经有部分保险产品把单耳失聪,或者其他相关轻症纳入中症范畴。
中症范围包含单侧听损,对年龄和听损程度可能有更为宽泛的要求,但是这类保险往往赔付额度比较小。
目前大众对申请听力损失类保险理赔的误解:
1
很多人认为重症险都是确诊就能赔付,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像人工耳蜗手术,就需要手术后才能申请理赔。
2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保险不是一发生听损就能申请理赔,比如某保险的要求是“双耳持续12个月以上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并且使用相应的听力辅助设备效果不佳。”也就是得有超过12个月的诊断证明才能申请理赔。
3
保险定义中的轻度听力受损一般指在500赫兹、1000赫兹和2000赫兹语音频率下,平均听阈大于70分贝,且经纯音听力测试、声导抗检测或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等证实。
保险意义中的“轻度”听力受损和我们平常理解的轻度听损不是一回事,其实已经相当于医学定义中的“重度”听力受损了。
4
目前市面上的保险中,如果轻症同时涵盖听力受损、单耳失聪、人工耳蜗植入,三项之中赔付一项后另外两项轻症赔付终止,就是说三赔一。
三医疗险:
目前市面上还有一种是医疗险,不少人觉得用医疗险就可以完美替代重疾险了。
但是据爱耳君所知,医疗险对于像人工耳蜗、助听器这种康复性医疗器材是不在赔付范围的。如果有哪些医疗险可以覆盖医疗器械,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四意外险:
意外险只要满足赔付条件,也是可以报销人工耳蜗或助听器费用的。
比如意外受伤所导致的听损,比如医疗事故所导致的听损(上世纪有大量耳毒性药物引起的医疗事故)等等。如果被鉴定为伤残,是可以拿到伤残理赔金的。
这类保险一般涵盖范围比较广,大家可以回去翻一翻自己所上的保险有没有听力损失这一类的理赔条款。
需要提醒的是,购买这类保险需要看清理赔条件,免责条款和意外医疗的报销额度、比例和是否覆盖进口器材药品。
我们上面说了很多免责条款,这也是保险公司为了排除责任设置的,我们在购买前需要注意。爱耳君大致总结了几点:
1
违法犯罪活动导致听损
涉嫌黄赌毒、酒驾、无证驾驶、驾驶无证车辆等违法犯罪行为时发生的听力损失意外属于免责,换句话说就是保险公司不赔。
2
故意操作类导致听损
故意导致自己听力损失的,保险公司不赔,且申请理赔人可能涉嫌诈保。
大家可能会问,有谁会让自己加重听损呢?还真有,比如听损程度不够索赔条件的,故意采用某种方法加重自己的听损程度以申请索赔等等。
3
高危活动类导致听损
从事高危活动比如潜水,跳伞,摔跤期间所造成的意外也不赔。
这里还要提一句,一部分保险把医美类医疗事故也算是免责条款,比如去整形手术时错打了什么注射药物导致听损,保险公司可能不赔,这一点我们在购买保险前要看清楚。
总之,保险对于我们大多人来说确实条款复杂看不懂,所以我们建议还是要请专业人来讲解或自己搞明白再购买。如果条款上没有的,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最好有字面协议或录音录像,如果将来有问题也有证据追踪。
目前市面上几乎没有特定对听力损失而推出的保险,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