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白、灰与明暗色调的对比

(2019-04-01 09:49:13)
标签:

素描

分类: 其他

、黑白灰的成因

素描中的黑、白、灰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

一是物体固有的颜色深浅造成的黑、白、灰。如黑色陶罐、白色布、浅蓝色书包等。不同深浅的色彩本身具有明度变化。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明亮程度的不同形成了黑白灰的变化。

二是物体受光线照射程度不同形成的黑、白、灰。在同一光源条件下,物体由于形状结构的不同,受光照的程度也不同,不同的受光程度就形成了黑、白、灰变化。

在客观世界中,无论是物体固有色还是受光照程度不同,所造成的深浅明暗变化的色阶,远不止黑,白、灰这三个变化。由于绘画工具材料的限制,绘画不可能完全反映对象的所有明度色阶,只能着重反映对象的主要明度对比,在素描中我们把繁多的色阶,压缩合并归纳为黑、白、灰三个明度等级。

二、三大面、五大调子

“三大面、五大调子”是素描中的专用词,“三大面”是指物体在一个光照条件下,由于形体结构的不同、受光程度的不同所形成的受光部分、中间部分和背光部分。受光部分即为亮面,中间部分即为灰面,背光部分即为暗面,也就是黑、白、灰三大面。“五大调子”是指在三大面的基础上,综合物体的结构和环境因素,细化分成的五个调子。即亮色调、灰色调、暗色调和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图1-105、图卜106、图1-107)

1.亮色调

是物体受光线直接照射的受光面,是五大调子中最亮的部位,即白面。在亮色调中受光的焦点称为“高光”。它只存在于一些特殊质地材料的物体上,如玻璃、金属、陶瓷等物体。由于高光具有特殊性,所以不算在五大调之内,但它是表现物体质感、营造画面气氛的重要手段。(图1-108、图1-109、图1-110)

2.灰色调

即中间色调。是物体受光线侧射的部位,它是介于亮色调与暗色调之间的过渡部位。

暗色调和明暗交界线

是物体背光的部位。明暗交界线是物体受光部与背光部的界线,存在于物体灰色调与暗色调交接的地方。明暗交界线不受光线的直接照射,受环境反光的影响也非常小,是同色物体上明度最低的部位。明暗交界线随物体的形体结构变化而变化,是表现物体体积和特征的“生命线”。

3.反光

在物体的暗部,是受环境和邻近物体的反射光而产生的。在一个同色物体上,反光的色调明度一般不应超过灰色调。http://www.meiyuanbang.com/jing.html

4.投影

投影是由于光线引起的,所谓的“光与影”说明了两者“有光必有影”的关系。一个物体在受光后,会在背光的一侧投射阴影于支撑物或邻近物体上。投影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光源的位置有关,并随支撑物和邻近物体形状的起伏而变化。

在运用“三大面、五大调子”观察物体明暗色调时,要学会全面地整体的比较,首先要识别哪些是物体上最深的部分,哪些是最亮的部分,哪些是次深部分,哪些是次亮部分。通过比较,正确地画出画面上物体之间的明暗关系,是素描训练中重要的课题之一。

三、画面的黑、白、灰明度结构

在基础素描训练中,为了建立画面的整体感,使画面更具表现力,我们必须根据客观物象有意识地组织画面的黑白灰关系。

黑、白、灰相对集中

为了加强画面的整体感,明确层次比,突出主要形象,应将过于分散的黑白灰色块相对集中起来。(图1-111)

2.以黑衬白,以白衬黑,黑白反衬

黑白灰总是在相互对比的情况下显示出各自的地位,为了加强表现的力度、突出主体,常采用以白衬黑、以黑衬白的方法。灰色在画面应占有广阔的面积。(图1-112)

3.黑白灰相互交错

为了加强黑白灰对比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常将黑、白、灰色块相互交错,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丰富对比。(图1-113)

黑白灰分布还可以归纳成以下三种样式:

以灰色为主包围黑与白的对比。(图1-114)

以白色为主包围黑与灰的对比。(图1-115)

以黑色为主包围灰与白的对比。(图1-116)

四、画面的整体色调

在素描中画面的整体色调是指一幅画面所呈现出的明或暗的整体色调。它与画面物象的固有色、画面物体受光强弱以及所呈现出的“三大面、五大调子”有关。同时,也包含着画者的喜好和作画心情等主观因素。画面的整体色调还与观者的视觉心理有关,不同的色调会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感受。所以,要重视画面整体色调的把握,使其呈现出符合客观存在的积极的视觉效果。素描中画面的整体色调,可概括为明亮色调画面、暗色调画面和灰色调画

1.明亮色调画面

由相对明亮色彩组成的画面,使观者有爽朗愉快的感觉。

2.暗色调画面

由相对暗黑的色彩组成,使观者有稳重的感觉。但有时也会有压抑之感。

3.灰色调画面

由相对灰暗的色彩组成,使观者有高雅的感觉。但有时也会有郁闷之感。

  学习更多美术知识请前往少儿美术课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