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杜中立传》注释及译文
(2020-02-21 10:48:59)分类: 文言文注解 |
杜中立,字无为,以门荫(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历(历任)太子通事舍人。
开成初,文宗欲以公主降(下嫁)士族,谓宰相曰:“民间修昏姻(嫁娶)不计官品而上(崇尚)阀阅(有功勋的世家),我家二百年天子,顾(反而)不及崔、卢耶?”诏宗正卿(官名。掌管王室亲族的事务。汉魏以后,皆由皇族担任)取(选取)世家子以闻(使皇帝知道)。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召见禁中,拜著作郎。月中,迁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尚(娶帝王之女为妻)真源长公主。中立数求自试(自我尝试), 愦愦(kuì烦闷貌)不乐,因(因此)言:“朝廷法令备具(齐备),吾若不任事(担当事务),何赖贵戚挠(扰乱)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卫尉二少卿,历左右全吾大将军。
京师恶少优戏(古代指乐舞或以戏谑为主的杂戏)道中,具(备有)驺(zu古代养马的人(兼管驾车))唱(叫,呼)珂卫(佩饰华丽的驴),自谓“卢言京兆”,驱放(策马奔驰)自如。中立部(安排)从吏(属吏)捕系(拘囚),立棰(chuí短木棍)死。
迁司农卿。绳(约束)吏急(猛烈),反为中伤(恶意攻击或陷害),左徙(左迁,被贬官)庆王傅。久之,复拜司农卿,入谢,帝曰:“卿用法深(执法苛刻),信(确实)乎?”答曰:“毂下(g京城)百司养名(博取虚名)不肯事,如司农(官名。上古时代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尤丛剧(严重)。陛下无遽(立刻)信流言,假(给)臣数月,事可济(成功)。”帝许之。
初,度支(dù zh官署名。魏晋始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长官为度支尚书)度(duó计算)六宫飨钱(饭食钱)移司农,司农季(每个季度)一出付吏,大吏尽举所给(供应)于人,权(暂且)其子钱(利息)以给之,既(随即)不以时(按时),黄门(太监)来督责慢骂。中立取钱纳帑舍(tng shè贮藏金银的库房),率(大概)五日一出,吏不得为奸,后遂以为法。加检校右散骑常侍。
京兆尹缺,宣宗将用之, 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屡试,多次考验或考察)其能,更(更改)出(外调)为义武节度使。旧徭车(服徭役的车)三千乘,岁挽(拉)盐海濒,民苦之。中立置“飞雪将”数百人,具(备办)舟以载,自是(从此)民不劳,军食足矣。
大中十二年,大水泛徐、兖、青、郓,而沧地积卑(地势低洼),中立自按行(考查巡行),引御水入之毛河,东注海,州无水灾。卒,年四十八,赠工部尚书。
中立居官精明,吏下寒栗(因寒冷或害怕而发抖)畏伏(敬服)。中(其间)虽(即使)坐(因为)累(受牵累)免(被免官),及(等到)复用(恢复任用),亦不为(不因此)宽假(宽容)。
参考译文:
杜中立,字无为,因祖先的功勋历任太子通事舍人。
开成初年,文宗打算把公主下嫁士族,对宰相说:“民间谈婚论嫁,不计较官位品秩而崇尚世家门第。我李家做了二百年天子,反而比不上崔、卢两家吗?”于是下诏令宗正卿选择世家子弟上报。杜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到皇帝的召见,被授予著作郎之职。月中,杜中立升任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娶真源长公主为妻。杜中立多次请求自我尝试,闷闷不乐,因此说:“朝廷法令详备,我如果不称职,为什么要依靠贵戚扰乱天下法令呢?”皇帝听后很惊讶,改任杜中立为太仆、卫尉二少卿,历任左右金吾大将军。
京城恶少在路上耍杂戏,马匹装饰华丽在前面开道,自称“卢言京兆”,策马奔驰自由自在。杜中立部署随从官吏将恶少逮捕拘留,立即用杖刑处死。
杜中立升任司农卿。制栽官吏心情迫切,反而受到中伤,降为庆王傅。过了很长时间,杜中立第二次任司农卿,入朝谢恩,皇帝说:“你执法苛刻,确实吗?”他回答说:“京城百官白养人员不做事,如司农寺尤其严重。陛下不要轻信流言,给臣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扭转这种局面。”皇帝允许。
当初,财政部门计算出六宫所需饭食钱的数目如数交给司农寺,司农寺每个季度拿出钱交给官吏支付,其中大吏将拿到的钱全部借给他人,用所得的利息支付六宫,这样就不能及时将钱送到六宫,宦官前来督责谩骂。杜中立将钱收入钱库,大致五天支付一次,属吏不能作弊,后来就成为制度。加授检校右散骑常侍。
京兆尹缺人,宣宗准备任用杜中立,宰相认为他年龄小,打算试试他各方面的才能,改变主意派他出任义武节度使。过去服徭役的车有三千辆,每年到海边运盐,百姓深受其苦。杜中立设置“飞雪将”数百人,用船来载运,从此百姓不再吃这份苦,军粮也充足了。
大中十二年,大水泛滥于徐、兖、青、郓四州,而沧州地势低洼,杜中立亲自巡视,将御水引入毛河,向东注入大海,沧州没有发生水灾。去世,终年四十八岁,追赠工部尚书。杜中立为官精明能干,属下官吏害怕顺服。其间即使因受牵累被免职,等到被重新任用,也不因此而有所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