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无定法有大法

(2017-10-20 19:50:12)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心雕龙

    

http://s1/mw690/006tywnxzy7fa6v2x5mf0&690

    孩子习字,从描红开始,渐渐过度到临帖,最后独立书写,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设置得很合理。由此联想到习文,习文的难度显然超过习字,是不是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呢?

    鲁迅对文章作法一类的东西极为反感,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千万不要上那些所谓文章作法什么的当,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这话说的很对,但没有可操作性;再说多看书”是长久之计,无法速成。习文毕竟不同于创作,练习而已,即便是依样画葫芦,也未尝不可,有“”总比没“样”强。

    历来批评家大多主张“文无定法”,强调文章要有个性,应该不拘一格,避免千人一腔的程式化倾向,并没有否定文章存在着共性的东西。因此,也有人说,“文无定法有大法”,这个“大法”就是指文章的一般规律,写作和艺术门类一样,是有“”可循,有“”可依的。可见,习文完全可以像描红一样,科举时代的老先生们在私塾中就做这样的事。

    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长达一千三百年之久,但近代对科举制度的评价以负面居多,特别是《儒林外史》中范进的形象太深了。但西方的一些历史学家的看法就截然不同了,他们认为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最先进的就是科举制度,其意义甚至超过西方的文官制度。为科举正名,八股文自然就在其中。

    八股文是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内容方面,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在形式方面,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对字词句一定的限制。八股弊端显而易见,一言以蔽之:僵化。顾炎武指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顾炎武是思想家,不谈文章作法,无可否认八股文在写作理论和技巧上的独到之处。连吴敬梓也说:“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明清两朝是科举的鼎盛时期,也是八股文的黄金时代。有云:“唐诗宋词明八股”,的确也有一些八股文的佳作,令人拍案叫绝。如王鳌《百姓足,孰与不足》、王阳明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与“唐诗宋词”并立而毫不逊色。非常值得后人借鉴。

    为文之道也讲天赋,有的人才华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如李白,天马行空,挥洒自如。管它什么“法”不“法”的。但这样的天才千年不遇。更多的文人都像贾岛般苦吟,“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苦苦地摸索为文之道,和我们初学者差不多。

    写作是细活,慢工出细活,急不得。特别是初学者,“描红”,“临帖”,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省,慢慢地体会为文的奥秘,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把握了“大法”,量变就会上升到质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