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和玛丽幼儿园参观有感(蒙特梭利幼儿园游记)
标签:
国际学校教育育儿杂谈 |
来个题记啊。俺是一个神经大条的宝妈,稀里糊涂的把娃带到了2岁大关。有一个“教育细节控妈妈的闺蜜,每天碎碎念要我跟一起早早把娃送到幼儿园!我本来对现在的幼儿园是零了解,被闺蜜普及了知识,又上网补了一些课,然后就开启了幼儿园参观之旅。
在我的一路的参观中,公立园是完全在我的想象范围内的,一些私立的国际幼儿园给了我比较大的惊喜。普遍讲起来国际园的环境比私立幼儿园要好很多,当然指的是一些连锁或者比较大的国际幼儿园比如伊顿、枫叶啥的,有一些国际幼儿园名字网站感觉都不错,按地址去了一看就傻眼,也有外教,但是很小就一两个班跟托儿所似的,真的只能叫私人幼儿园称不上国际幼儿园。通常来讲幼儿园是在独立的教学楼里的,像学校一样,一个一个的班级。有的是传统教学,有的是蒙特梭利教学,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室布置也完全不同。我比较倾向于蒙特梭利教学的幼儿园。在我走过的蒙特梭利幼儿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我今天要说的威廉和玛丽幼儿园。
这个幼儿园首先给我最大的震撼来源于环境,我家住在南城,在我走过的幼儿园中没有一家的环境可以跟他家相比拟。东北面的幼儿园我只看过一部分,也可能会有更好的啊,但我太远了我也去不上。
这个幼儿园布局的特色和局限来源于同一个地方,就是建筑。它不像一般幼儿园是在一个独立的3层小楼里,而是占据了一个写字楼的整两层半的正圆形的空间,所有的教室的沿着圆形走了一圈,走廊的全透明的玻璃墙,一层的圆心的户外的环形花园,另一层是一个很大的室内操场,十分漂亮,孩子活动起来也很自由,有那种东京富士幼儿园的feel,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锁好很写字楼之间的通道做好安全防护。另外,蒙式教室的布置十分专业而且温馨漂亮,孩子一放进去就迷上了的各种教具,都不愿意出来,结果就只能跟老师在教师里面聊天,不过听听老师讲解各种教具的功能也是很有趣的,有的我玩不明白啊。
教师方面每个班的配置是4个老师,各自有不同的分工安排。外教全天在班符合国际园的要求,看到有几个男老师感觉很不错,男人和女人对待孩子的方式一定是不同的,应该让孩子又不一样的接触体验,但是男老师好像和男护士一样是稀缺资源。
除了硬件,我最担心的是孩子入园的适应问题。毕竟孩子很小,还不到3岁,有一次参观幼儿园看到有两个新送去的孩子在班级里撕心裂肺的哭,一想到如果是我家孩子就心酸的也很想哭。跟老师详细咨询了一下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排队入园,每次只安排一个孩子入园,让班级老师有做够的精力来关注和帮助孩子,同时家长也得跟老师充分沟通进行配合。安排得很细心,但是入园的话就需要排队比较久,据说前面还有10几个孩子在排队进班,唉,,,,,
最后在八一八价格,公立园绝对不敢比,高出两三倍有木有!但是在国际园里也不算最高级别的,毕竟我大北京啥天价幼儿园都有,我都没敢去参观啊。一年十万是要有的,餐费也得单收,还有活动费什么的,但是收得不多,学费都可以接受的话这些就不算什么了。价格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确实也不是一个轻松的数字。孩子从两岁半开始上的话还有三年半,估计上了小学花销更大,还得海外夏令营啥的,孩儿爸,加油吧!
出于对这个园的私心喜爱,分享了一些感受。但其实也还没有决定是否去上,反正也是想让孩子再过半年再上幼儿园,索性就在多走一些多看看,顺便也再观察一下这个园,我想日久见人心的道理放到幼儿园上应该也是适用的,能坚持一直好下去的才更安心,别半年过后就搞得物是人非的就傻眼了哈哈。
最后放几张照片吧,也没拍几张,跟老师聊天聊忘了,呃...
https://s1.yqtcdn.net/threads/72/88/48/755d195f-c01b-4c6f-8e2c-96a09726201b.jp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