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2016-08-13 22:35:41)

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甘泉县第二幼儿园:曹艳

一、 选课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的健康工作放在首位”。幼儿期正是生长发育迅速期,也是各种良好习惯养成,智力发展最佳的年龄阶段,及时为幼儿提供所需的营养,从小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是促进其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而良好的进餐习惯又是保证幼儿营养摄入的重要前提。营养丰富的食品能否在人体发挥作用,先决条件是吃进去,若吃不进去,再好的营养食品都无法发挥作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有的爸妈这一代就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倍受宠爱。爱吃什么,家长就买什么,根本没有考虑营养的合理搭配与平衡问题。而且,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视习惯培养的现象,使幼儿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导致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的幼儿是是边吃饭,边跑,边玩,从而使幼儿养成偏食、挑食、无节制的吃零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的养成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由此可见,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危害这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需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

二、 研究现状

我国最早从事心理研究的陈鹤琴先生说:“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是在此时期打了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幼儿园应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健康领域内容与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应及早抓起。

三、 课题研究的界定

1、习惯: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可以通过有意识练习形成,也可以是无意识地多次重复而形成。

2、进餐习惯:是指幼儿在进餐活动中已经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

3、良好进餐习惯:是指幼儿在进餐时保持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

4、培养策略:是指在幼儿进餐教育中,教师应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寻求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个性倾向开始萌芽的时期,神经可塑性大,婴幼儿容易接受影响和教育,在此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培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时期的良好的教育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表明: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幼儿的某些行为有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内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次级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 的影响。尤其学期幼儿,他们的可塑性强,能够敏锐地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 ‘学习各种行为、规则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进餐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四、 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幼儿进餐习惯与生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小班幼儿良好进餐技能的指导。

  3.纠正幼儿的不良进餐行为,并初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家园互动合作、培养。

五、 课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

  1.调查法:通过与家长谈话、回访等了解小班幼儿进餐情况,并根据现状进行调查,做出科学性、针对性的分析。

  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在园进餐的情况,并进行记录、分析。

  3.行动研究法:借助多种媒体辅助设备,以及阅读相关教育理论书刊,将理论与幼儿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及时分析,解决进餐中出现的问题。

  4.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来了解相关的养成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及效果分析等。

  5.经验总结法: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幼儿进餐教育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补充完善实验,扩大实验成果。

六、研究步骤

   为使研究有计划进行,研究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3月底)

  (1)对小班幼儿进餐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原因。

  (2)确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3)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探究对小班幼儿进餐行为培养的研究。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4月——2016年8月)

  (1)对小班幼儿进餐行为进行前期测评,分析不良进餐习惯形成的原因。

  (2)收集小班幼儿体检结果,调查分析幼儿身体状况与进餐习惯之间的相互联系。

  (3)通过理论学习,调整课题实施方案,讨论制定适合小班幼儿的进餐行为培养计划。

具体实施方法:①卫生进餐(餐前洗手,餐后漱口,认真清洗,不拥挤、不打闹、不玩水;注意桌面清洁。)②健康进餐(不厌食,能情绪愉快的进餐,不挑食,细嚼慢咽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③礼貌进餐(不喧哗,不让餐具碰撞发出过大的响声,不敲碗筷,正确使用餐具,不用手抓饭,用餐后餐具物归原处。)

  (4)通过一日生活基本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行为。

具体实施方法:①运用榜样示范法给孩子以正确的示范,让幼儿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概念,知道哪件事情应该如何做才是符合要求的;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通过环境渲染,情景表演,游戏活动,创编儿歌、故事等渗透进餐礼仪培养的内容,帮助幼儿加深印象,更好地理解和掌握;③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的提醒与指导;④家园配合。

  (5)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设计——探索——反思——总结。

  (6)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研究方案,再次进行全面实施。

3.第三阶段总结汇报阶段(2016年9月)

  (1)对幼儿的进餐行为进行后期测评。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经验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3)总结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成果展示、交流、研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