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重难点
(2016-09-06 21:20:57)
标签:
it教育育儿 |
分类: 高考资料 |
各位亲爱的家长,上午好!我是燕子老师! 今天我来重点给大家分享一下: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重难点
我 通过前几次的分享,了解到群里的家长各个年级都有,对吧?那么我就从阅读的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分享。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我想问下各位家
长,大家是否关注过孩子目前在做的语文试题上的阅读题型呢?其实,关注孩子学习的家长一定会发现,阅读的题型不外乎以下一种:考察字词的基础知识、重要句
段的含义作用、篇章的整体理解。
阅读的基础题型
我们先来捋一捋阅读题目里考察的基础题型。
小学各个阶段基础题型主要有以下这些:看拼音写汉字、查字典、近反义词、多音字、成语的积累、理解词语、句型练习、修改病句、修辞手法、扩句缩句等。
家 长可以回去翻看下孩子的语文试卷,阅读部分的基础题型都包含在内了。针对孩子阅读理解错误率高的问题,我们可以分析孩子的试卷,看看基础题目孩子有没有把
握好呢,如果这些基础知识还没有过关的话,阅读理解的难点更无从下手了。
想提高阅读理解的分数,首先要解决这些最基础的问题。比如句型练习: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的方法、如何缩句,这些都是有具体明确的方法的。把各个知识点的方
法和孩子一起总结一下,分析一下容易丢分的地方,及时补救,任何时候都不晚哦!
理解性题目
当阅读的基础非常扎实了,这时我们就可以在阅读上再上一个新台阶:理解文章。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阅读里面基础部分的题型外,大家非常关注的:理解性题目
理解性的题型我从词、句、段说起。
词语的考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加点词语的作用是什么?辨析近义词;
句子的考察:划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划线句的含义;划线句的作用;
段落的考察内容较多。给文章加题目;概括段意;分段;段落的构段方式(总分、并列、转折);概括事件;判断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情感;表达顺序;写作手法等等。
步入小学中高年级,阅读理解难度加大,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以上是小学阅读理解的重难点题型。
易错题答题方法
接下来我针对孩子们最容易出错的题型来谈一谈答题方法。
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一目了然的题目。答案是自己一下子能确定的。
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
类推法,通过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选题题的分值较高,推荐大家使用排除法来增加正确率。
1、摘句法
在一段文字中摘取现成的句子作为对该段落段意的概括
总起句 总结句
2、合并归纳法:有时,一个段落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很难分辨主次,概括段意时,就必须把几个并列的意思合并起来进行概括。
正确运用合并归纳法的关键:
一是提取要点须准确;
二是概括要纳入各层要点,重点的不能漏掉。
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段落的主要内容,
寻找出段落的关键词,
依据文章内容,组合成一句话来概括段意。
无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话,都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在一个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段落里,与段的中心联系密切的详写的自然段,就是重点自然段。
归纳段意,就以重点自然段的意思为段意。
“去旁枝,抓主干”。
5、提问整理法
在阅读时,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思考,找出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然后把它们整理成段落大意。
这种归纳段意的方法常提出的问题有:
“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