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封神演义》中的那些法术之——九曲黄河阵
“黄河恶阵按三才,此劫神仙尽受灾。九九曲中藏造化,三三湾内隐风雷。谩言阆苑修真客,谁道灵台结圣胎。遇此总教重换骨,方知左道不堪媒。”
在闻太师大战西岐的故事中,大破十绝阵一段堪称故事核心,但这段故事中却有一部分最为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这便是关于 赵公明 下山以及三霄娘娘摆下九曲黄河阵的情节。若说大破十绝阵中给人印象最深的阵法莫过于九曲黄河阵,但有意思的是该阵法并不属于十绝阵,而且其奥妙和威力也远非十绝阵可以比拟。事实上,纵观整部《封神演义》中阐截两教的战斗历程,九曲黄河阵堪称截教最为风光的一次实力展示,因为无论是之前的十绝阵,还是之后由通天教主亲手布置的诛仙、万仙二阵,都没能像九曲黄河阵一样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绩。因为九曲黄河阵的出现,不但将玉虚宫的精英主力尽数俘虏,而且还废去了玉虚上仙苦修多年的道行,可以说这座九曲黄河阵(下文简称黄河阵)的确是威力不凡。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走进这座几乎带给了阐教灭顶之灾的玄妙阵法,一同来解读关于它的书里书外不为人知的奥妙之处。
九曲黄河阵是三霄娘娘为惨死在西岐的兄长赵公明报仇而摆下的一座恶阵。此阵法按照作者的介绍是“内藏先天秘密,生死机关;外按九宫八卦,出入门户,连环进退,井井有条。人虽不过六百,其中玄妙不啻百万之师。纵是神仙入此,则神消魄散”,又据云霄娘娘所说,“此阵内按三才,包藏天地之妙;中有惑仙丹、闭仙诀,能失仙之神、消仙之魄、陷仙之形、损仙之气、丧神仙之原本、损神仙之肢体。神仙入此而成凡,凡人入此而即绝。九曲曲中无直,曲尽造化之奇,抉尽神仙之秘。任他三教圣人,遭此亦难逃脱。”先声明一点,三霄娘娘对于黄河阵的介绍中确实有夸大的成分,至少此阵并没有将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给怎么样,所以关于“任他三教圣人,遭此亦难逃脱”云云就不必太在意了。以往总有些读者在分析的时候纠结于此,其实这没有什么好纠结的,卖弄神通嘛!本身就需要点吹嘘,就像十绝阵一样,每一阵都号称神仙也难躲,事实上呢?除了那么一两阵确实给诸仙造成点小麻烦,其余的阵法都被毫不费力地破了。因此,像这样带有夸大色彩的话语尽可能地不做分析,咱们只就阵法玄妙来审视一下黄河阵。
书中对于此阵的布置并没有详说,只说该阵乃是选择了六百大汉演习了半个月方才走熟,其余的部分并未详述,至于云霄娘娘和作者的介绍仅仅是此阵的布阵原理。那么,关于九曲黄河阵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就必须要找到它的原型,然后再根据布阵原理来进行推理,才能从侧面对该阵可能展现的样子进行窥探。
话说至此,那就还要啰嗦一下,先从三霄娘娘身上说起。三霄娘娘为云霄、琼霄、碧霄三位娘娘的合称,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又称感应随世三仙姑、坑三娘娘)。这里面的称呼其实就包含三位娘娘所管理的事务。三霄娘娘掌管的正是人间的生育和农业生产方面的事,此外还有她们也是厕神的一种说法(关于厕神的另一种说法是紫姑)。单从三位娘娘所使用的法宝就可以看出她们和所司职的事务之间的关系。三位娘娘有两大最厉害的法宝——混元金斗和金蛟剪。
混元金斗内按三才,乃是天地生成的一件宝贝,这件宝物的最厉害之处就是无论人、仙、法宝,只要被金斗射出的金光罩住,就会被收进斗中。这件宝物根据考证和分析,其实就是马桶(净桶),或者称为子孙桶。也许有人笑话,说《封神演义》中威力最大的法宝之一混元金斗居然是马桶,这也实在是太狗血了。其实这是对于传统文化不甚了解的缘故。第一,子孙桶主要有三件:马桶、水桶和脚盆,过去是女子结婚时的嫁妆之一,其中尤以马桶称为子孙宝桶,寓意为多子多孙、子孙健康之意。甚至有些地方在小孩子要出生的时候,还特意弄来一个干净的不曾用过的小马桶作为接生。第二,马桶也象征着承载污秽之物的宝器,传说中无论是妖魔鬼怪还是神仙,最为忌惮的便是污秽之物,甚至许多法宝都会因为接触到脏物而失灵。脏物能驱邪、破法的概念深入人心,而能承载赃物的器具自然也就被赋予了神秘的意义。因此,混元金斗原型是马桶的说法没有什么可笑的,这个意思就是说只要是生出来的东西,不管是怎么生出来的,哪怕是造出来的,都难逃混元金斗。所以,除非是像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那样不生不灭的混元大罗金仙之外,其余那些未达到这般境界的人、仙、法宝,由于都是经历了生这一天道规律,所以就势必难逃被金斗装入的厄运(当然,混元金斗那个马桶毕竟不是咱们用的普通马桶,切不可认为里面也装着屎尿)。而《封神演义》原文也说过,三位娘娘掌管生育之后,凡是人、仙转生,都必须要经过混元金斗承接,哪怕是天子也不可避免(其实更觉得金斗还象征着孩子降生之后洗澡用的那个木盆,所以孩子降生称为临盆,这是民间关于临盆的说法,与医家解释不同)。
金蛟剪的原型其实也并不复杂,原文中说金蛟剪乃是两条蛟龙幻化而成,采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起在空中,往来上下,祥云护体,头并头如剪,尾交尾如股,一旦落下,无论何物都会一闸两段。其实,金蛟剪的原型就是婴儿在降生时用以剪断脐带的剪刀。而且剪子剪子,过去人结婚时的必备物品之一,谐音就是“见子”,也是与生育有关的。所以在《封神演义》中,那些尚未达到不生不灭境界的人、仙都难挡金蛟剪,就是因为凡是经历了生劫的众生都难抵这一剪。
通过对上述两大法宝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个大概,那就是三霄娘娘的法宝其实都是与其司职的人间事务息息相关,那么我们不妨可以从这一点上来审视九曲黄河阵。
当然,也曾有人注意到了上述的内容,所以关于黄河阵的原型和布置,人们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大茅坑2、田地间的垄沟。第一种的说法大概是与三霄娘娘还是厕神的说法有关,再加上黄河阵也是内按三才,“黄河”和“金斗”的颜色又相近,所以大家就干脆认为黄河阵就是混元金斗的升级版本——茅坑。第二种说法则是从三霄娘娘也是掌管农业生产的神灵入手的,认为九曲黄河阵的九曲就是暗喻田间垄沟,而且三位娘娘用金斗收人之后在往黄河阵里一摔的动作极像是将粪便等肥料泼进田地里的劳动过程。其实这两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不能说全面,毕竟截教也是有玄妙法术的宗派,虽然旁门之术不少,但就只凭借屎尿脏物或是沟壑来布阵根本不算高明。因此,此阵法中有没有脏物和沟壑,个人觉得还是会有(原因后面为您说明),但精妙之处却绝不仅仅是大茅坑和沟沟洼洼的垄沟能比拟的,而是另有玄机。
九曲黄河阵其实确实有原型,作者在创作之时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早在《封神演义》成书之前,在陕北等黄河流域的民间便流行着“转九曲”的风俗习惯,民间相信通过转九曲可以将晦气和灾殃都转走,这便是九曲黄河阵的原型。“转九曲”所用的灯阵是用五根高杆,九根次高杆和三百六十一根桩木横竖各十八根插于土中,然后用横木串连起来的九个蜗牛状连环弯,其中有九曲十八弯,阵内设有九个小城,九个小城以金、木、水、火、土、日、月、罗喉、计都九个星宿,也象征九道门。九曲四角和正中央有五根十米高的木杆上悬挂着红黄绿紫兰五种颜色的方旗,上书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丙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据说这个小乾坤是镇邪的。由于灯阵所摆的形式各有所不同,因此阵图上存在着一些差异,现援引一种阵图来给大家说明:
http://static.bookqu.com/static/upload/pic/201605/20160526151727669.jpg
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外按九宫八卦,出入门户,连环进退,井井有条”正是应对着这种形式,八卦寄于九宫,九曲曲中无直,曲尽造化之奇。用现在话来讲,整个就是偌大的一座迷宫,而按照小说中所述,阵法中还内按三才,有惑仙丹和闭仙诀,是专门用来消损神仙肢体的。前面在分析十绝阵的时候,我们曾经提到过三才,例如红沙阵就是按照三才布置的(好像按照三才布置的阵法都挺猛啊),三才其实就是天地人,布置过程中应当就是掌握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有机结合。九曲黄河阵有六百士兵在排演阵势,而且旗分五色,显然内蕴五行,这就是人和。至于其余两大要素则不难想见,天时是按照九曜所布,而定其日之吉凶。九星为:一、日曜(太阳),二、月曜(太阴),三、火曜(荧惑星),四、水曜(辰星),五、木曜(岁星),六、金曜(太白星),七、土曜(镇星),八、罗睺(黄幡星),九、计都(豹尾星)。通过推演这九曜来定阵法演变的时机,个人觉得主要体现为士兵的阵势演变。地利则是用土丘、沟壑按照阵图进行摆设。当然,个人觉得那些士兵所排演的阵势一定也是按照天地变化的数理进行排布的,不过会不会也按照这座阵图的摆设行走就不得而知了。阵法中还掺有惑仙丹和闭仙诀,这里需要对丹解释一下,我们有时候所说的丹指的是药丸一类的东西,但是在道教中丹有时也包括炼制成的药粉一类的东西,所以这里面的惑仙丹应该就是像药粉一样随着风四处飘散的东西,闭仙诀则是封印仙人元神的符咒,应该是粘在阵内的符咒(个人觉得这些符咒应该也是写在高大的旗幡上,然后再用这些旗幡配合沟壑与土丘布成阵图)。如此,这座九曲黄河阵就算基本完成了。但是后文在此处却一再强调这座黄河阵险恶、惨毒,但如果仅凭把神仙道行废除似乎还算不上多么险恶。于是在有些话本和曲本中就又强调了,说此阵为效法众生生养的天机,特意通过杀伤孕妇的方法,用孕妇的怨气和鲜血,以及其他的脏物混在一起来使黄河阵达到破损神仙道行的目的,所以才说它惨、说它毒。这种说法姑且取之,正因如此,才显得三位娘娘洞晓生灵生养的天机,后来执掌生育之职。但该阵法既然如此恶毒,不仅仅说是凭借脏物平添威力,恐怕还是有玄机。如果说另存生养之机,个人觉得必定是将生灵生养顺序扭转过来,使人、仙在阵内的时空都在不断向原来扭转,仙人自然会被磨去道行变成凡人,而凡人也自然会一点一点蜕变回先天之状态,那自然就是一滩精血,所以说“神仙入此而成凡,凡人入此而即绝”。三霄娘娘的阵法会不会用此等残忍的做法不得而知,但从她们妄动无明自然看出已经有损道基。在秦腔《黄河阵》就有琼霄为报仇,不但和姐姐们摆下黄河阵,而且脚下青云翻,脑后失却仙花,还披头散发、开斋破戒誓不为仙,俨然已经满身凶煞,入了魔道。
九曲黄河阵的威力如何呢?《封神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阵排天地,势摆黄河。阴风飒飒气侵人,黑雾弥漫迷日月。悠悠荡荡,杳杳冥冥。惨气冲霄,阴霾彻地。消魂灭魄,任你千载修持成画饼;损神丧气,虽逃万劫艰辛俱失脚。正所谓:神仙难到,尽削去顶上三花;那怕你佛祖厄来,也消了胸中五气。逢此阵劫数难逃;遇他时真人怎躲?”
端的是威力无穷,不过此阵在实际运用上显然和十绝阵大有不同,十绝阵往往是阵主在八卦台上做法才能调动起阵内的玄妙,而黄河阵似乎根本就无需这么麻烦。事实上,黄河阵也被称为迷魂之阵,我们也可以看出它其实有迷宫的影子,而且阵中的九曲也应该是从古太极图中演化而来的,所以能消魂灭魄,只要破阵的人进了阵基本就交代了。不过,三霄娘娘也知道,玉虚弟子不是白给的,一旦发现不妙,他们立刻就会反应过来,这阵法再厉害也是固定在原地的,人家不进阵你又能如何呢?但是别忘了,三位娘娘可是有混元金斗的,不管你进不进阵,混元金斗一收,再往黄河阵里一摔,你想不进阵都进来了。就这样,玉虚十二上仙加上杨戬、金木二吒尽数被困在了黄河阵里,多年的道行全都毁了,三花五气也全都被消尽了。这才是真正的九曲黄河阵,哪里是影视剧中满地黄沙的“黄河阵”呢?
这里顺便再说说破阵的事,由于黄河阵是被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一起破掉的,很多人都对这二位大仙颇有微词,说得最多的莫过于什么以长欺幼、元始天尊破不了黄河阵什么的。其实我这里不是站在阐教一边说话,而是现实一点请大家审视一下这里面的权谋和斗争。阐教上下就算是加上 哪吒 、杨戬以及各个洞府的童子这一辈,最多不过三四十人,而真正够得上精英主力的莫过于燃灯道人、 南极仙翁 、 云中子 和十二上仙( 陆压 散人不能算是玉虚门人,而且此时他已经走了,其实不走也没什么用)。一座黄河阵基本上歼灭了玉虚宫的精英主力,还捎带装了三个小辈,余下的几人根本没有办法对付,我请问难道说封神之事就此结束,伐纣之事就此结束?还有困在红沙阵里的武王,也要因为黄河阵众仙的失败而因此丧命?元始天尊能怎么办,他只好亲自走一趟,不然难道他去碧游宫请师弟来劝三霄娘娘把阵收了?别看三位娘娘说是向着截教(主要是碧霄和琼霄),如果通天教主来了,被仇恨蒙蔽双眼的她们真的会听话吗(秦腔《黄河阵》里通天教主就亲自来了,结果琼霄就和师父斗起了法)?而且那时阐截两教还未撕破脸,通天教主也只会让师兄按照自己的意思办(谁叫通天教主留下的两句话那些弟子不听呢?)。因此,元始天尊只好亲自下山了。不过这里需要注意,元始天尊显然还是比较照顾师弟面子的,更不想直接让两教反目,所以看阵之时没有破阵,这不是说他破不了阵,也不是奈何不了混元金斗和金蛟剪(就算本身修行不行,拿着杏黄旗不就行了),而是说他不愿意就这么大开杀戒。所以回到芦篷上,元始天尊笑着对 姜子牙 说的:“此教虽是贫道掌,尚有师长,必当请问过道兄,方才可行。”什么意思,这里可有个权谋在里面。兄弟三人,我元始天尊若因此使得阐截两教结怨必定要落下口舌,一定要有个长辈在此能为自己做主。他日就算是师弟与我计较,也自然有人为我说话。所以元始天尊是要太上老君以大师兄的名义来压住此事。果然,太上老君来到以后,元始天尊干脆就来个默然不语,太上老君和三霄娘娘的对话他根本就没插口。而三霄娘娘又不见机,偏偏要与太上老君斗法,结果法宝被老君收走,云霄娘娘也被乾坤图裹走。老君的态度已经表明,元始天尊就显得有恃无恐,我们看接下来的两位娘娘可都是被元始天尊杀死的。后来诛仙阵之时,通天教主说太上老君偏心护着二师兄,其实也有这里面的机缘。要知道传统小说本来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射一些时事,所以书中的仙人们不会像宗教中那样真正讲究不嗔不怒、无私无心,因此黄河阵这段有一种处世之道在里面,那就是要时刻学会让己方以名正言顺的方式行事,甚至是拉着更加权威的高人下水,然后再大行其道。不然,为何鸿钧老祖还要将三粒毒丹各给一名弟子,并且意味深长地说“此丹炼就有玄功,因你三人各自攻”呢?难道仅仅是说通天教主妄动无明,与两位师兄为难?不仅如此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