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灯谜诗(騄駬何劳缚紫绳)
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
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本灯谜诗大意谓:骊马何需用缰绳来缚,它自己就会越城跨沟气势猛悍。只要主人指示一发出,就会风起云涌地转动起来,在众多元宵灯景中独占鳌头。
「騄駬何劳缚紫绳」二句,騄駬(lù ěr,ㄌㄨˋ ㄦˇ)古代名马。传说中周穆王八骏之一。《竹书纪年》卷下:「八年春,北唐来宾,献一骊马,是生騄耳。」紫绳,紫色的马缰绳。按:清代对皇室近支和有功的高级官员特许乘马用紫缰,以示恩宠。堑(qiàn,ㄑㄧㄢˋ),沟濠;坑谷。
「鳌背三山」,《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蹔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鳌,通「鳌」。这里则只借用「鳌山」二字。鳌山,堆成巨鳌形状的灯山,旧时元宵灯景之一。宋.周密《干淳岁时记.元夕》:「元夕二鼓,上乘小辇,幸宣德门,观鳌山。擎辇者皆倒行,以便观赏。山灯凡数千百种。」
本诗谜底书中亦未交代。王希廉、张新之、周春均猜是走马灯,应是。走马灯,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走马灯》:「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其物虽微,颇能具成败兴衰之理。上下千古,四十四史中无非一走马灯也。」
本回回末还有探春灯谜诗,只是作者用横山截断法,探春方欲念时,宝琴走过来,灯谜为之一转,进入薛小妹的十首怀古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