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18 《社区幼儿园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理论论证

分类: 理论学习 |
编号:
JYKT16184
课题名称: 社区幼儿园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设计与论证报告(5000字以内,不得出现学校和课题相关人员名字)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1.课题的核心概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强调艺术教育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地实施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丰厚积淀,开阔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强调:“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美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针对社区美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应积极推导幼儿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充分挖掘社区美术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社区素材美术资源的筛选、开发和利用,逐步建立社区美术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网络,把社区资源纳入到幼儿园美术教育课程中来,丰富幼儿园美术活动内容,以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2.课题的界定: 社区资源:是指社区内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主要是社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社区内的建筑、设备、设施等。自然资源主要是社区内的山、水、动植物等。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20世纪初,美国课程专家泰勒就在其代表性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美术课程比较重视开发和利用社区、自然社会环境等资源,将社区资源作为美术课程的有机组成而融合在美术课程各个部分中加以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幼儿教育必须从学校这个封闭的范围中解放出来,扩展到家庭与社区中。这一精神现已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共同发展的方向。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法国等国和我国台湾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他们也都十分注重利用校内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文化环境、信息环境等,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和资源。但如何综合运用这些环境资源,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在我国,课程研究起步较晚,再加上长期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的束缚,使得人们对于课程资源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不足。即使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依旧很少接触课程资源这个概念,更不用说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了,而关于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教育理论界也是刚刚起步:如狄智奋的《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徐海华的《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张鹏的《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等等。近年来,在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艺术教育资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创新幼儿园艺术教育理念,开发幼儿园艺术教育资源,优化幼儿园艺术教育内容是当前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迫切要求。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幼儿园认识到,幼儿园不仅应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的园内环境,搞好孩子在园的教育,还应树立大教育观,积极开发、利用园外教育环境,特别是幼儿生活在其中的社区环境,有取之不尽的活教材,以多方位、多渠道对幼儿产生的影响。但老师们在对社区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够充分,如何把社区、家庭资源纳入到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过程中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课堂,让幼儿充分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同时,正确认识周围环境,与环境积极互动,从而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应该而且必须重视的问题了。
|
|||||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
目标: 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社区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教师认识到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的价值和意义。挖掘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发展幼儿美术素养的教育资源,通过与社区活动的开展,拓展园内不具有的相关美术课程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师课程资源整合意识,丰富幼儿园美术课程,满足孩子学习美术的需要。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加强本园教师的业务学习,提高实践能力,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与社区的合作活动,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使社区真正成为现代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培养幼儿对本社区的认同感。 内容: 1.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促进幼儿美术素养发展的资源,优化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基于以往有关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明确社区教育资源的概念、功能、作用。了解开发与利用社区美术教育资源的有关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详细调查、开发社区中的教育资源,促使师幼共同的成长。 2.构建幼儿园美术课程资源的内容体系。通过对幼儿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的梳理整合、建构创新,寻找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中能被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的内容,构建起幼儿园美术课程资源的内容体系,其中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人文资源、心理资源、活动资源以及相关学科资源等内容。寻求利用这些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掌握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基本能力。 3.筛选、加工社区中美术资源,丰富幼儿园美术课程,充分利用美术课程资源,通过教师、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教材、课堂教学等得以实现,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以拓展美术课程的空间。 4.建立幼儿园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支持系统。充分发挥社区、幼儿园的优势,达到资源共享,并开展各类美术活动,形成符合幼儿特点的园本美术教育课程。 |
|||||
(四)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
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6.1—2016.3) 4.加强理论学习,进行理论储备工作。
5.调查了解社区中的美术教育资源,为课题实施做好准备工作。
3.根据研究情况,及时收集相关资源,做好各项记录,进行阶段性小结。
5.开展课题组成员及家长代表的小结汇报会,及时交流经验,观察实施效果,制定修正计划。 4.撰写研究报告,总结鉴定,推广成果。 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主要是在课题研究开始以前,加强社区美术教育资源的调查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调查也越详细。 3.经验总结法:将研究过程及时形成总结。 4.文献整理和分析法。 综合有关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借鉴一些可供参考的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的策略。
|
|||||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主要观点: 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应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整合了幼儿园内部和社区的各种课程资源,使之转化为美术课程,构建出完整的、多元的幼儿园美术课程资源体系,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动态的幼儿园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操作策略,拓展幼儿园美术课程的空间,丰富美术课程的内容,增强美术课程对幼儿的适应性,从而提高美术课堂的质量,满足幼儿学习美术的需求,培养和发展幼儿学习艺术的兴趣,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预期的创新点: 1.有效利用自然与社会资源创设具有本地化的艺术教育环境,优化美术教育活动。 2.通过挖掘利用社区资源,构筑乡土化的美术课程体系,充实优化美术活动课堂,体现特色教育。 |
|||||
(六)预期研究成果 |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 时间 |
负责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1.撰写课题实验研究开题报告。 |
报告 |
2016.1 |
课题组成员 |
|
2.教学设计。 |
教案 |
2016.6 |
课题组成员 |
||
3.形成一批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研究论文。 |
论文 |
2017.12 |
课题组成员 |
||
4.观摩课。 |
实践课 |
2017.11 |
课题组成员 |
|
|
5.活动纪实材料汇编。 |
活动图片 影集等 |
2018.1 |
课题组成员 |
||
最终成果(限3项) |
1、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2018.2 |
课题组成员 |
|
2、经验总结论文 |
论文集 |
2018.3 |
课题组成员 |
||
3、活动案例 |
教案集 |
2018.3 |
课题组成员 |
||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1.专业基础扎实的课题组教师队伍 课题组有一支上进心强、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扎实的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中有幼儿园高级教师10人,成员全部为中青年教师,其中本科学历8名。课题组成员中绝大多数是教学骨干,其中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有3人,其余均为校骨干教师,她们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有着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对科研有一股热情。因此她们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课题研究中。
2.在课题正式开始实施前,要不断深入详细地调查、发现社区家庭中的可行性资源,并鼓励教师在研究实践中多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使美术活动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以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和教师的科研水平,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育服务。 3.为本课题研究准备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如: (1)李季湄、冯晓霞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 (3)陈鹤琴著·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4)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高岚主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5)网络文摘 4.有充分的保证,确保该课题的研究。 (1)思想保证: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定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邀请县、中心科研部门专家来课题组开展业务指导讲座。同时鼓励教师自己通过网络、杂志等学习,不断提高教师对充分利用社区美术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发展,从而激发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身与课题研究中,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2)制度保证:为有效保证课题研究规范有序地进行,将在课题承担者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①期初制订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②每月参加一次教科研例会,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③每月填写一份“课题记录卡”,及时记录好实验中的成功经验与困惑。④课题组每学期围绕承担的课题上好一节实验课,上交有关教案及自我评价表。⑤期末写一份课题阶段性总结、个案或论文。 (3)家长资源保证:课题组成员都熟悉电脑操作,为建构信息时代下的家园网络交流互动,共享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打好基础。 (4)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工作 :平时注重资料的积累,包括教科研的工作计划、课题方案、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素材、教师的课题、活动记录、发表和获奖的文章等等,不断总结反思,为课题的顺利进行和结题鉴定作准备。 5.组织经费的保证:
http://s4/mw690/006sWjwDzy7aMSSDTaPe3&690《社区幼儿园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理论论证" TITLE="2016.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