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与走眼

2023-06-05 11:09:40

作者:耿勇

手机抖音里,常有人拍些在古玩地摊上淘宝的短片,见捡漏者乐,走眼者悔,让人颇有感触。

我们老同志,退休后,闲暇时多,也喜欢古玩字画,没事手上常拿个小摆件盘着,书房案头上常摆些古玩雅物点缀。外出遛弯,除逛公园外,便是逛逛古玩地摊。自然,有这癖好,不是为了寻宝捡漏,而是转转兜兜,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一脸的怀旧,与其说是收藏古玩,不如说是追念早已成为过往的那些日子,还有便是对古人生活雅趣的向往和敬重。

古玩是老物件,距今年代久远,件少难觅。一些做旧的高仿品、字画的赝品,以假乱真,真假难辩,这就需要收藏者独具慧眼,“火眼金星”辨别真伪。否则吃亏上当,交学费,不仅经济受损,还如吃了个苍蝇,心里不舒服,易产生心理上的负面情绪。

虽说凡事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可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生活并不宽裕,手头资金有限,原想好钢用在刀刃上,收藏到心仪的古玩,却收藏了假货或赝品,心里肯定郁闷,也易成为同行的笑柄。或许正因如此,捡漏时高兴,把它看成幸运和自已有眼光;走眼时郁闷,把它看成失败的教训和走背的厄运,这实属于正常心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正常归正常,围绕捡漏和走眼还是有些话题的。古玩所以能吸引人,因为它是艺术品,有价值,上面有历史符号信息;有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智慧;有令人扼腕的感人故事。它的珍贵,并不仅仅因其是否值钱,而因它是我们伟大民族发展的见证;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在当代人眼中,古玩被视为只是一堆钱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的话,那么持其“宝”难为“宝”,既使捡漏也是捡小漏大,既使不走眼也枉称有眼光。

收藏古玩不仅能保值,转手能谋利,同时更是高雅的精神享受,是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假如只是设法为了盈利而捡漏,为致富而不走眼,似乎又与“雅”离得远了一些,离“俗”近了一些。倘如我们祖先在天有灵,看其后人靠他们的物品,一味纯粹打着鉴赏的招牌,一心去钻营谋利,又当有何感慨。

在收藏界,我最欣赏和佩服的一句话便是:“给多少钱也不卖。”收藏古玩,收的是一份心情,玩的是一份雅兴,乐的是一份寄托。只有与它产生心灵上共鸣,情感上的互动交流,那它才是真正意义的宝物。所以不论钱多钱少,也不管自己的物件值多少钱,喜爱为大。或物中寄情,情义无价,这也就物有所值了。何必非上电视鉴宝,一门心思在意时价多少呢。

对于绝大多数喜欢古玩的人来说,恐怕手中无“宝”可鉴,是个“贫困户”,即便是手中有那么几个宝物,那也是沧海一粟。手中无“宝”或少“宝”,不影响他们对此的兴趣。他们是铁杆粉丝,喜欢读史书,由熟知历史到喜欢看古装戏;喜欢舞台上的唱念做打;喜欢看电视考古和鉴宝之类节目。他们订阅《中国收藏》杂志,常翻阅大不列颠博物馆收藏之类书籍,出差在外也总喜欢转转当地博物馆。他们打心眼里觉得有条件者,在家玩古玩与掌心之中,无条件者去博物馆隔着玻璃观赏文物,其养眼润心都是一样的。

有缘与心仪古玩相逢,经济条件允许,便收入囊中,无缘擦身而过,从眼前溜走,也不心存遗憾。既无抱侥幸心理去捡漏,也无需担心会看走眼。喜欢古玩,不一定非要占有,只要自己开心,便是精神上的“富翁”,是收藏的集大成者。

人生不过百年,不为物所累,不为宝所牵,捡漏者一笑,走眼者一乐,活出泱泱大气来,那才是真正的“宝物”,真正的人生精彩。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