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动力

2023-03-18 18:56:12

作者:刘 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深刻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这就掷地有声、旗帜鲜明地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领导力量、动力源泉和政治保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第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百年辉煌历程,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一以贯之,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众所周知,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潮流和主题,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憧憬与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的统领者和开拓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定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

近代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矢志不移的向往和梦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决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力量问题,为中国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开辟了契合中国文化传统、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这既体现在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又体现在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代表大会以及中央全会通过的政治报告和各种决议、决定都一以贯之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都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始终如一的主题,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年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都雄辩证明,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不动摇,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中国式现代巨轮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第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将改造主观世界的自我革命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革命辩证统一的革命党,是在伟大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同向互动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党。一方面,我们党勇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勇于自我革命、改革创新的政党。正是因为我们党勇于和善于在守正创新中进行自我革命,才能勇于刀刃向内、壮士断腕,不断革除积弊,革故鼎新;也正是由于我们党勇于解剖自己,产生了极强的纠错机能和修复机制,形成了非常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才能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久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党百余年奋斗中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是与马克思主义、优秀传统文化、伟大民族精神传承与现代性生长同频共振、相互耦合而形成的价值精神,也是普照当代中国社会的理性价值之光。这一精神谱系深刻揭示了党的“基因”和百年辉煌背后的“源代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和“脉”,是激发民族创新的智慧源泉,也是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之路上“精神的太阳”(马克思语),已经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深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第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众智谋事必明, 众力举事必成”。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致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效果由人民检验”。

习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事实正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新冠病毒疫情突袭以来,党领导人民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序有效,取得重大积极成果……都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

我们党百年现代化探索的实践证明,在任何时期任何条件下,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始终如一。具体说,一是党坚持人民立场。人民立场就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二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经验的取得和积累,都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创造,都因应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汇聚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成果。也正是无数个改革群体,激荡起亿万“人”的命运交响,汇聚成时代的洪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航船不断前行。可见,始终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注重人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及人的能力的不断提升,是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规律。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