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2022-11-30 22:12:31
作者:盛沛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建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历史上,以农耕为主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聚族而居的社会生活组织,让宗法社会成为传统中国的根本特征,并由此形成了家族本位的伦理道德。中国人自古就有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长范式,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从古至今,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家教、家风也成为传承伦理道德的重要纽带。
品德、操守、智慧、体魄的孕育和培植,植根于家教,家风,尤其是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更是如此,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这是德育的启蒙,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这是智育的发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基因,良好的家教,家风,可以使人受益终身。
我国自古以来,重视家教,家风的培塑和弘扬,北齐颜子推的《颜氏家训》,是这方面的开山之作,“篇篇药石,言言龟鉴,”他提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经典金言。宋代司马光亲撰《家范》,引经据典,制定行为准则,他说:“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如果过于溺爱,骄奢淫逸四大邪恶随之而来,他赞同“慈母败子”的古训,“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清代朱柏庐《治家格言》更是传诵一时的家教、家风经典。其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们理应从这些最深厚的传统中吸取能量,尊重历史传承,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崇德崇礼,正心修身的文明智慧,发挥良好家风的教化作用,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各级党委要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家风体现在为人处世上,承载于言行举止中,从小里说,好家风可以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往大里说,好家风还能影响国家,造福民族。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确实是造福国家民族的好事、善事。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作者:盛沛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建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历史上,以农耕为主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聚族而居的社会生活组织,让宗法社会成为传统中国的根本特征,并由此形成了家族本位的伦理道德。中国人自古就有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长范式,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从古至今,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家教、家风也成为传承伦理道德的重要纽带。
品德、操守、智慧、体魄的孕育和培植,植根于家教,家风,尤其是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更是如此,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这是德育的启蒙,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这是智育的发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基因,良好的家教,家风,可以使人受益终身。
我国自古以来,重视家教,家风的培塑和弘扬,北齐颜子推的《颜氏家训》,是这方面的开山之作,“篇篇药石,言言龟鉴,”他提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经典金言。宋代司马光亲撰《家范》,引经据典,制定行为准则,他说:“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如果过于溺爱,骄奢淫逸四大邪恶随之而来,他赞同“慈母败子”的古训,“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清代朱柏庐《治家格言》更是传诵一时的家教、家风经典。其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们理应从这些最深厚的传统中吸取能量,尊重历史传承,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崇德崇礼,正心修身的文明智慧,发挥良好家风的教化作用,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各级党委要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家风体现在为人处世上,承载于言行举止中,从小里说,好家风可以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往大里说,好家风还能影响国家,造福民族。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确实是造福国家民族的好事、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