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根本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2022-08-31 21:08:16
作者: 陆春炎
7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指出,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笔者认为现在特别要做好以下事情。
一、心无旁骛发展经济
当前,内外环境复杂严峻,要直面新形势、新情况、新困难,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整个社会才能得到实惠,一些实际困难才能迎刃而解。目前,要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的方针。
一方面,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理。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该管的要坚决管住,绝不能松懈厌战。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的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另一方面,要抓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松劲,不动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树立时间就是效率,速度就是生命的观念,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寻找新办法,闯出新路子。面对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坚定不移地稳政策、稳内需、稳市场、稳外贸,要稳控安全生产形势,确保交通物流畅通和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展,力争实现最好的结果。
二、全力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和对敌斗争的复杂期。在这一时期中,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会大量存在。只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为此,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把符合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判断是非、决策取舍的最高准绳,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凡是群众拥护、民心所向的事,就要尽最大努力去做,凡是群众反对、民心所背的事就要坚决制止。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要引导大家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与眼前利益、近期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群众各种利益之间的轻重缓急关系,正确处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的关系,使出台的政策、采取的措施和作出的部署,真正合民心、顺民意。
三是妥善处理各类群体事件,要坚持用冷处理的方法,以“静”制“动”,切不可惊慌失措,乱了阵脚,也不能以“硬”对“硬”、以“激”治“怒”。要耐心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入情入理地劝解疏导,并通过宣讲法律政策等方法来阐明利害关系,不断缓和情绪、解决矛盾冲突。
三、一以贯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党的建设是永恒的课题,既没有一劳永逸的轻松,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安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党的自身建设稍有松懈,就会埋下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隐患。要始终绷紧思想之弦,不断增强行动自觉,努力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一个练内功的工程,实践永无止境,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要牢记“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全面加以推进。要着眼于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始终拧紧党员思想阀门“总开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党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加以推进。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同时,要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还要持之以恒地推进反腐败斗争。
四、努力推进“三感”工程
这里说的“三感”工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为此,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要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福祉不断增强。
最根本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作者: 陆春炎
7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指出,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笔者认为现在特别要做好以下事情。
一、心无旁骛发展经济
当前,内外环境复杂严峻,要直面新形势、新情况、新困难,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整个社会才能得到实惠,一些实际困难才能迎刃而解。目前,要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的方针。
一方面,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理。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该管的要坚决管住,绝不能松懈厌战。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的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另一方面,要抓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松劲,不动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树立时间就是效率,速度就是生命的观念,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寻找新办法,闯出新路子。面对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坚定不移地稳政策、稳内需、稳市场、稳外贸,要稳控安全生产形势,确保交通物流畅通和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展,力争实现最好的结果。
二、全力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和对敌斗争的复杂期。在这一时期中,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会大量存在。只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为此,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把符合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判断是非、决策取舍的最高准绳,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凡是群众拥护、民心所向的事,就要尽最大努力去做,凡是群众反对、民心所背的事就要坚决制止。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要引导大家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与眼前利益、近期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群众各种利益之间的轻重缓急关系,正确处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的关系,使出台的政策、采取的措施和作出的部署,真正合民心、顺民意。
三是妥善处理各类群体事件,要坚持用冷处理的方法,以“静”制“动”,切不可惊慌失措,乱了阵脚,也不能以“硬”对“硬”、以“激”治“怒”。要耐心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入情入理地劝解疏导,并通过宣讲法律政策等方法来阐明利害关系,不断缓和情绪、解决矛盾冲突。
三、一以贯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党的建设是永恒的课题,既没有一劳永逸的轻松,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安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党的自身建设稍有松懈,就会埋下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隐患。要始终绷紧思想之弦,不断增强行动自觉,努力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一个练内功的工程,实践永无止境,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要牢记“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全面加以推进。要着眼于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始终拧紧党员思想阀门“总开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党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加以推进。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同时,要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还要持之以恒地推进反腐败斗争。
四、努力推进“三感”工程
这里说的“三感”工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为此,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要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福祉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