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174

(2024-01-26 10:16:03)

一七四、读《报刘一丈书》明文  宗臣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数千里外,得长者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参,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 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推门,门者怒曰:为谁? 则曰:昨日之来客。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

 

是时严介溪揽权,俱是乞哀昏暮骄人白日一辈人。摹写其丑形恶态,可谓尽情。末说出自己气骨,两两相较,薰莸不同,清浊异质。有关世教之文。

 

2、拙感孔见

封建制度下,权奸当道的事例不少,下级官员,谁遇到这种情况,都是进退维谷的,弄不好还常有无妄之灾。难怪唐诗宋词中常见忠贤之人,心系鸥鹭林泉之间,每以诗词咏志,以求清白。

 

3、感事学吟 -读《报刘一丈书》

为宦朝廊事,仁孚上下融。

权臣炎炙阙,直吏义忧宫。

经渭分清浊,薰莸辨异同。

但求安运命,惧堕和尘中。

2024-1-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