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165
(2024-01-16 09:40:10)
一百六十五、读《司马季主论卜》明文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季主曰:君侯何卜也? 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吾闻之蓄极则泄,闷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仆窃有疑,愿受教诲。季主曰:若是,则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为? 东陵侯曰:仆未究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
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夫蓍,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 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 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昔日之琼蕤玉树也。露蚕风蝉,昔日之凤竹龙笛也,鬼磷萤火,昔日之金缸华烛也。秋茶春荠,昔日之象白驼峰也;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也。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 ”
通篇只说得一个循环道理,吃紧唤醒东陵处,全在何不思昔时一句,世之人,类多时命之感,读此可以晓然矣。
2、拙感孔见。
东陵侯的认识论没有错误,所谓“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但他忽略了变之因大小不同,所需要的过程长短也不同。花之开谢,一天可以;物之更新,经年才行。而改变身世,抑或更大的事情,虽然也是遵循着无往不复的道理,但过程将更激烈,非朝夕之事。所谓“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竣谷。”召平刚历秦亡,从公侯沦为庶民,便去寻司马季主问卜前程,全不思往昔,全不念因果之承,无怪司马季主二次告之“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
还是“路旁且卖故侯瓜”吧,其实也很好了。
3、感事学吟 -读《司马季主论卜》
既卖故侯瓜,何思明日花。
苍桑曾见睹,夕照问庸斜。
起伏无悲喜,云鸥乐酒茶。
早知循复理,徒惹卜人嗟。
202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