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158
(2024-01-06 11:15:08)
一百五十八、读《赠黎安二生序》宋文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赵郡苏轼,矛头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不熟于外耶? 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 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 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 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文之近俗者,必非文也。故里人皆笑,其文必佳。子援借迂阔二字,曲曲引二生入道,读之觉文声气,去圣贤名教不远。
2、拙感孔见
黎生赴任江陵,辞行于师辈曾巩,并求文,意在耀于他人,而借口解里人之惑。
曾巩以自己现身说法,婉转地批评了黎生这样求虚誉不务实的作风。千古之后,此文尤有警示之用。
3、感事学吟 -读《黄州快哉亭记》
曾巩嘲迂阔,惟穷不自知。
修平安国事,荣辱忘机时。
士节吟松竹,官声慕傅伊。
何求闾里解,问路两生歧。
2024-1-6